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广州市举办2008年现代农业装备现场演示会
2008-11-10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设施农业现在无疑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7月9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实施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

    面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较早开始从事农业设施研发、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农机所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开发中心(以下简称设施中心),他们有什么想法和打算?近日,记者赶赴广州,采访了广东农机所副所长陈育辉。

    “三大步”走出自主创新之路

    设施中心的发展处处透露着鲜明的自主创新特征――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地方。

    据陈育辉副所长介绍,广东农机所从1980年开始从事温室及配套设施、轻钢结构厂房等业务之初,就确立了“市场为导向,创新为核心”的理念。正是这个理念,使设施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绽放光芒,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实力的温室、灌溉工程研制和生产单位。从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技术升级,设施中心的“三大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第一步是引进。早期温室是从日本引进的比较简易的玻璃温室,但由于广东地区空气湿度大,经过一段时间,玻璃表面就长出青苔,影响使用效果,于是他们对此作出改进,才逐步推广。后来引进的荷兰温室也存在与本地区使用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同样采取了改进再推广的方法。

    第二步是自主研发。“广东地区的气候与北方不一样,夏季时间长,温室主要用来降温、抗台风和防暴雨。在降温方面,国外温室一般是用风机湿帘强制降温,能耗比较大,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开始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实力研发出室外活动式遮阳网来降温,这是一个重大突破,降温效果非常明显。如果没有这层室外遮阳网,夏天人都不敢进大棚。”

    第三步是技术升级。根据用户使用要求,设施中心经过科研、技术、试验几年的努力,已具备从简易温室到电动控制温室再到智能化控制温室的研发制造能力。开发推广的温室,都具备自然通风和抗台风、抗暴雨、抗冰冻、抗腐蚀能力。

    在采访中,陈育辉还特别提到,“大部分人认为温室在南方只是用来控制温度和防台风,南方雨水充足不一定需要节水灌溉设施,但事实是,蔬菜、水果、花卉、种养都要用到不同温室和节水设施,这些设施省工、节能又环保,值得推广。”

    他强调,现在和将来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如农药、重金属残留相关指标,以及产品外观等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广东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大省,农业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使广东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政府应高度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规范管理,推动健康发展。

    “三大优势”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据了解,设施中心人均产值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农业设施的研发和推广上具备“三大优势”,这“三大优势”确立了中心在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一是技术优势。广东农机所不同于一般制造温室的企业,竞争力在于科研创新,自主研制开发设施有五大类几十个品种,可以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实行“度身打造”,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二是人才优势。设施中心技术人才集中,九成人员具备中高级职称,高水平人才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可根据客户要求规划、设计、安装,包括开发新产品。

    三是服务优势。陈育辉告诉记者:“我们在省内各地都有比较成熟的服务网络,由于具有成套的服务能力,在大型的项目招投标中,都具备领先优势,单纯提供温室设施已难以满足用户的综合要求,温室用户更需要与温室相关的配套服务。”

    据介绍,设施中心的示范工程包括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农科所、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科研及生产温室设施,珠海农科中心花卉和都市休闲农业,广东省良种示范中心种子展示示范温室等。在新疆、云南、四川、广西、海南、福建等地都有中心的温室工程项目。

    近30年来,广东农机所为农业设施所付出的努力,广受赞誉,对外承接了很多行业重要科研课题,如2006年承担科技部一项农业设施方面的课题,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广东农机所是全国七个承担单位之一,项目进展顺利,将于今年结题。

    突破瓶颈抢抓机遇再创辉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设施中心自主研发的农业设施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泛用于生产、科研及休闲观光,温室设施年推广面积达20万平方米,节水灌溉设施年推广面积达2000亩。

    尽管成绩斐然,但设施中心却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和理性的认识。陈育辉告诉记者,设施农业的人才非常难得,中心一方面鼓励支持员工继续深造和再培训,另一方面,大胆起用人才,让他们真正有用武之地,目前中心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保障了中心的持续、稳步发展。

    同时,我国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因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中心在不断提高自身设计及加工工艺水平的前提下,也积极与国际知名的温室专业公司及种植配套设施专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消化吸收先进技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现代农业设施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市场的无序竞争以及农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因素又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我们将同心同力,依据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制度和生产体系的优势,以完善的售后服务,挖掘潜力,积极创新,为我国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陈育辉充满信心地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4806-1.html

标签:农机 现场 演示会 装备 举办 广州市

上一篇:农机环保检测等新规引起关注
下一篇:国务院十项措施扩大内需 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