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其经验和教训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8年,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车”般的巨大波动。同时,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也让持续了五年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最大新兴市场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压力。
与此同时,决策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些面对内外环境众多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不但使得中国经济前三季度GDP增长保持了9.9%的较高增长,而且实现了全社会稳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回首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巨大挑战面前逆势而上、积极作为,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
提出“双防”战通胀
“这年头,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这是年初人们形容物价高涨时而常说的一句“玩笑话”。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十分“低调”的CPI开始一路狂奔,在2008年2月以8.7%的同比涨幅站上了1997年以来CPI涨幅的“冠军领奖台”。整个一季度,CPI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严峻形势让决策层明白,百姓口中的“吃不起猪肉”决不仅仅是调侃。
另一方面,2003年以来新一轮高增长期,在2007年达到了11.9%的GDP增长顶峰。经济偏快增长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使得2008年年初的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
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巨额外贸顺差,造成外汇储备迅速增长,货币对冲造成市场中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严重,股市和房市开始出现较大规模调整。这样的现实宏观经济背景,导致货币政策方向从“适度从紧”调整为“从紧”。
决策层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将CPI调控目标设定为4.8%。
同时,强调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其中在财政政策方面包括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合理安排财政超收收入,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等;货币政策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上半年,央行在去年10次基础上,又连续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回收流动性,收紧银根,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了最好的注解。由于采取了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物价水平从今年5月份开始呈现出涨幅走低的趋势,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物价的稳定。
遭遇年中变局
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稳步实施,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CPI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尽管物价涨幅仍然较高。
国际油价、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进口价格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8月份PPI涨幅高达10.1%。这些因素让宏观调控执行部门不敢轻易放松“从紧”的政策。然而,另一个方面难以预料的困难接踵而至。年初南方地区遭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年中部分地区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5月12日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汶川大地震,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造成了较大冲击。
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成为今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外部因素。尤其是出口,倍感压力。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6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
这一情况无疑也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7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山东青岛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此前,7月初,温家宝总理曾分别在江苏、上海和广东进行调研;4日至5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调研;6日至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调研;3日至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山东调研。决策层密集调研让“从紧”的政策方向越来越淡化。
在外需回落、利润下滑、房地产市场反向调整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固定投资也开始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6.4%,处于近8年来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考虑到10%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半年的固定资产实际增长速度不到17%,是近8年的历史最低水平。
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看来,至2008年6月,所谓“经济过热”的问题已经颇不适合,反倒是对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硬着陆”的担忧加剧。“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失业增加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主基调。因此,保持发展成为了经济政策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4月份出台的《国务院2008工作要点》中已经明确提出,‘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这说明决策层对今年经济发展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已经有所预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回顾说,“因此,此次宏观调控基调的转变可以说比较及时。”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也认为,“以‘保发展’取代‘防过热’,措词之变传递出对经济过热警报的解除,以及对未来经济下滑甚至硬着陆的担忧和重视。”
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
货币政策在上半年信贷紧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微调。首先,央行在此不久后公布的货币政策取向时,不再提“从紧”字眼。8月初,央行又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随后,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央行又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及时而强有力的调控政策保证了中国经济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应对急转而下的形势
然而,事情的变化却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首先,CPI增幅急转直下。7月份6.3%的数据是今年来CPI月度增幅首次低于7%,而接下来的8、9月份分别4.9%和4.6%的数据更是表明,通胀压力缓解速度的加快暗示着通缩的风险。
最出乎宏观调控主管部门意料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在9月中旬全面恶化,并迅速波及到全球实体经济,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构成重创,甚至连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首先是美国,美国商务部在最新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修正报告中称,美国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5%,这是2001年第三季度下降1.4%以来美国GDP的最差表现。其中,企业税后利润下降3.0%,消费支出减少3.7%,进口额下降3.2%,住宅固定投资下降17.6%。
在欧洲,早在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就出现了环比负增长,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欧元区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欧盟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欧元区本地生产总值较第二季度下降0.2%,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而根据经济学定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即意味着衰退。
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经济上行动力正在逐渐削弱,而下行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消费增长在达到12年来最快增长速度之后很难进一步提高,而实际投资增长已经跌落到10年平均增速水平之下。此外,罕见的农民工返乡潮和部分企业的裁员现象也说明了企业的经营面临困难。
“形势非常严峻,经济已经不是缓慢的调整,而是出现了快速的下滑。”王小广的观点也是不少受访专家一致的看法。鉴于此,10月17日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虽然国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据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而海关总署发布的11月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额惊现负增长,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中国此前最近的一次出口负增长是在2001年6月。有消息称,进出口额的大幅跳水让决策层颇感惊讶,海关总署向中央上报数据的频率已经由以往的每10天一次调整为每天一次。
更加让人担心的是,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在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5.1%,2007年底次贷危机爆发,经济增长小幅下滑到5.0%,到2008年,金融动荡全面爆发,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大幅下滑,乐观预计不超过3.9%,2009年的乐观预计可能仅为3%左右。
其中,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2009年比较普遍的预测认为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最乐观的IMF的预测也不过是0.1%。欧元区作为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预计情况跟美国类似,零或者负增长,最乐观的IMF是0.2%。对于2009年日本的经济预测,可能为零增长,相对乐观的估计是0.3%。而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可能由08年预计6.7%下滑到09年的6.0%左右。
“从当前欧美经济的走势看,外部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的外贸出口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很严峻。”张晓晶表示,扩大内需就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全力“保增长”
迫于严峻的形势,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一周之后,央行宣布大幅度降息1.08个百分点,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会议要求,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均快速启动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四季度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投资,据发展改革委测算,大体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此外,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相继出台。短短一个多月间,全国地方政府投资计划额度超过18万亿。
对此,常修泽表示,内需包括两块:一个是消费内需,另一个是投资内需,“从理论上和战略上,应该将经济工作的基本点放在扩大消费内需上。但是,启动消费难度比较大,见效慢,而加大投资力度则可以‘立竿见影’。”
他认为,扩大消费是个“慢变量”,扩大投资是个“快变量”。从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既通过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扩大了投资需求,又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
“此次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其中在支持自主创新和加强生态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投资额分别达3500亿和1600亿元,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调结构是长远之策。”张晓晶指出,要真正提高消费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关键前提是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下行考验未来调控
面对惊心动魄的2008年,尽管宏观调控各项政策基本实现了调控目标,但不少经验教训亟待总结,特别是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调整宏观调控方略以适应国内国际新变化,正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采访中,回顾2008年,有专家告诉《 望》新闻周刊,宏观调控执行部门在某些方面存在调控不及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成为引起此轮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的因素之一。”
他指出,“特别是具体实施调控的一些部门在预测上的两个错误,可能加剧了现在经济的严峻形势。第一是中国经济不容易受外部的影响,把中国经济与外部的关联给忽略了,而实际上中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第二就是认为无论是世界经济调整不调整,中国经济将面临持续长久的通货膨胀,而实际上中央早已认识到此轮通胀是结构性的。”
“国家有关部门认为,2008年1-9月份GDP的增长率是9.9%,比1978-2007年增长率平均数的9.8%高出0.1个百分点,由此证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我认为这个算法有诸多可商榷之处。”常修泽通过具体数据告诉本刊记者,“不能孤立地看2008年前9个月GDP增长9.9%这个数字,应该把9.9%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审视。”
比如,2003年我国GDP增长率是10%、2004年10.1%、2005年10.4%、2006年11.6%、2007年11.9%。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是2位数,超过10%;而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2008年1-9月份经济增长率为9.9%,与2007年11.9%的增速整整相差了两个百分点,形势不太乐观。
“此外,不能笼统地看1-9月的累计情况,因为2008年一直到8月份的时候形势还不错,9月份开始情况不妙,不详细研究分阶段的走势,针对性不够。”常修泽补充道,单看9月份,经济增长率是9%,较之9.9%少了0.9个百分点。特别是到了10月份,经济增长的势头下滑得更为厉害,10月份工业增速只有8.2%,而一年前这一数据是17.9%。而从发电量、用电量和铁路运输等数据观察,情况亦不乐观。
有专家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尽管也强调“有保有压”,但在具体实施中,信贷政策没有强有力的细化工作,因此持续的“从紧”在缓解通胀风险的同时,也大大窒息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给未来就业和增长加大了压力。
所有这些问题说明,“未来的宏观调控的方式和策略切实需要进一步改变和完善,而金融危机恰恰是带给我们调整的一个机会。”王小广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