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辽宁省副省长陈海波在审阅省农机化局12月2日呈报的《关于2008年全省农机化工作总结2009年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后立即做出重要批示,对辽宁省2008年农机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是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2008年全省农机化工作成绩突出。”陈海波副省长要求:“望在新的一年里,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提升全省农机化水平,不断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2008年,辽宁省农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己任,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创新服务,扎实工作,全省农业机械化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18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104亿元,同比增加60万千瓦和7.9亿元;拖拉机达到33万台,配套农具44万台套,同比增加1.1万台和1.5万台套;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5%,同比增加2.5%。水稻、玉米等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水稻机械栽植和收获分别达到182万亩和342万亩,同比增长42.8%和33.6%;玉米精量播种1755万亩,同比增加22.6%;玉米机收首次突破百万亩大关,达到136万亩,是上年的2倍。主要突出六大特点:
一是重引导,抓补贴政策落实,农机装备机构实现新优化。争取省级以上农机补贴资金2.24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2亿元,是上年的2.4倍;省级财政2450万元,是上年的1.4倍;市县配套4268万元,带动农民投入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8%和112.5%。补贴推广机具30769台套。其中:拖拉机11152台(大中型4795台、小型6357台);农具14975台套。新增水稻插秧机3330台(高速131台),保有量达到7743台;新增水稻收割机422台,保有量达到1271台;新增深松整地机104台,保有量达到6251台;新增精量播种机3326台,保有量达到9.4万台;新增玉米收割机566台,保有量达到755台。农机具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增强了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直接受益农户3万多户,是过去四年受益农户的总和。组织召开了“辽宁省第四届农机具展示暨补贴现场会”,采取争取企业支持先行垫付的办法,实行“零距离”贴心服务,提前兑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不误农时,受到农民欢迎。
二是搞示范,抓机插和机收,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新突破。按照“自动化播种、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收、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突出关键生产环节,强化措施,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了快速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加大资金投入。安排省级农机专项资金500万元,确定新民市、海城市、千山区、新宾县、桓仁县、东港市、北镇市、大石桥市、辽阳县、开原市、盘山县、大洼县12个县(区、市)为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整合资源,整乡推进,整县发展。实施补贴政策倾斜,省级累加补贴20%优先支持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采取“反季培训”和“分层培训”的方式,加大插秧机手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机手操作水平和农机作业效率。强化跨区作业组织管理,加大服务力度,组织近4000台,其中,引进外省收割机256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水稻机收水平达到34.2%,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通过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使全省稻农节本增收5亿多元。可以说,2008年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是领导重视程度最高,财政支持力度最大,发展速度质量最好,也是农民受益最多的一年。
三是攻难点,抓玉米机械收获,玉米生产机械化取得新进展。以抓好玉米收获机械化为突破口,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4月10日,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意见》,同时套开了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会议,农机化司宗锦耀司长和陈海波副省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加大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力度,投入省级农机化专项资金400万元,在辽中县、台安县、凤城市、义县、盖州市、灯塔市、昌图县、铁岭县、建平县、绥中县等10个县(区、市)进行省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新增玉米播种机3326台、深松机104台。提高玉米收获机补贴比例,在中央补贴30%的基础上,省级累加补贴20%。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566台,是上年的5倍。玉米机收达到136万亩,是上年的2倍,机收率4.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最高单机作业面积4500亩。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是定重点,抓保护性耕作,耕作制度改革实现历史新跨跃。从2001年开始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装备技术体系趋于完善,“碎秆覆盖”、“整秆覆盖”等技术模式日益成熟,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政绩指标。2008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省财政6550万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200万亩全秸秆覆盖模式的项目补助,配套工作经费550万元;投入2000万元用于深松农机作业补贴。全省已建省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48个,核心示范面积26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85.5万亩,促进农民节本增收3.6亿元(亩节本增效75元左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省所有干旱地区得到示范和推广应用,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力度、技术实施规模、推进质量效果以及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
五是出政策,抓服务组织创新,农机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适应农村改革需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重点启动了“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示范工程”,在全国产粮大县昌图县投入农机补贴资金3515万元,当地财政和农户自筹资金6965万元,组建了4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乡镇地域为基础,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增强功能,延长了农机服务产业链,在推进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发展规范化农机合作社94个,总量达到203个;扶持发展农机总值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53个,总量达到5000多个。组织跨区作业机械3693台,跨区作业283.7万亩。全省农机作业服务收入78.5亿元,纯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25.8%。农机、石油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农机作业用油“绿色通道”。划拨农机专项柴油80万吨,实行“农机作业燃油供应保障卡”(沈阳、辽阳等地区实行油票),保证了30多万台套农机作业用油需要,受到广大农民营机户的高度称赞。 “农机石油部门联手,农机作业用油无忧”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省直机关第二季度最佳实事”之一。
六是明责任,抓平安农机创建,农机安全监管取得新成效。以无牌证农机及驾驶人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农机安全隐患百日督查、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农机监管工作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检查深度和频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全年组织农机安全检查110次,检查拖拉8.5万台次、驾驶人14.5万人次,查出事故隐患0.3万余起,农机安全引发的死亡率、事故率均低于部颁指标,确保了平安农机建设。组织起草的《辽宁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经省法制办审定即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为强化农机监管工作,编制了《农机作业质量跟踪调查办法》、《农机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6项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了农机打假扶优、农机维修市场监管检查、农机质量投诉和农机市场检查活动,对辽宁省2008年享受政府补贴的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进行了全面质量跟踪调查,保证了和谐农机建设。
近日,辽宁省农委副巡视员、农机化局副局长曲平同志组织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陈海波副省长的批示精神,立即组织研究和落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的同时,着重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他指出,“省领导的批示充分肯定了辽宁省农机化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这必将鼓舞全省农机系统80多万干部职工再接再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再立新功!”“新的一年,辽宁农机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主攻点,以提升水稻和玉米等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为突破点,以推广‘六节’(节油、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地)农机节本增效技术为着力点,进一步落实农机化有关政策,强化农机从业人员培训,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机制,不断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提高‘五个水平’(即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和效益水平)。到2009年末,力争使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060万千瓦,同比增加50万千瓦左右;农机总值达到115亿元,同比增加11亿元以上;机耕整地稳定在4600万亩,机械播种达到3500万亩,机械收获达到1000万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55%以上,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向建国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