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日,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长村民李喜良为其200亩西瓜在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投了种植保险,自交保费2800元。时隔20天,一场雹灾突然降临,李喜良的200亩西瓜全被砸得稀巴烂;面对灾情,李喜良傻眼了:一年的希望没有了。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了解情况后,在当地农业部门的配合下,积极查勘定损,确定李喜良的200亩西瓜属于全面绝产,当时赔付14万元。
因投保农业保险而获得赔款的案例并不少见。今年7月在昌平沙河日晨乳业公司的理赔现场会上,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为24个奶牛养殖户发放赔款19.04万元,当即就有10个养殖场续保奶牛1494头。
如今,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安全阀”。
大都市的小农业
北京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小郊区、小农业”。北京市的农业不仅仅是为300多万农村人口服务的农业,也不是为60万农业从业人口服务的农业,而是为整个1500多万市民服务的农业。据了解,北京市农委出台了《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与政策相配套,市财政每年安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亿多元,市农委、市农业局等部门集成资金两亿元,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各区县也陆续出台了配套补贴办法。市林业局制定了《北京果品质量等级标准》,鼓励农民建有机果品生产基地。
都市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它和传统农业一样,会经常遭遇各种灾害的侵扰。旱、涝、冰雹、寒潮、大风和沙尘暴是北京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旱年和偏旱年约占所有年份的36%,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涝年和偏涝年则占所有年份的31%;北京市冰雹是每年都有,且主要出现在夏季,以山区为多。以2003年为例,全市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64亿元,其中旱灾损失4.11亿元,风雹灾损失2.53亿元;至2004年2月底,全市因灾缺粮人口为45.07万人,其中需救济人口28.82万人,需救济口粮1.28万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自然灾害损失还在呈上升趋势。因此 ,建立一个有效的分类风险保障体制对都市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它可以将农户风险降低 ,促使他们以都市农业模式作为自身最优选择。
自2007年起,北京市本着“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确定了安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华联合3家保险公司参与政策性农险试点工作,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安装了一道“安全阀”。2007年,北京市政策性农险费收入6762万元,参保农户45401户,其中15412户农民获益,赔付金额3000多万元。2008年,北京市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扩大保险品种,共推出15大类的政策性险种,截至9月底,3家保险公司的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2.38亿元,参保农户43500户。其中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在稳固2007年保险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在房山、昌平、顺义、平谷、通州、延庆等地开展业务,涵盖了小麦、玉米、苹果、梨、桃、磨盘柿、奶牛、种猪、能繁母猪、生猪、肉鸭、肉鸡、日光(温室)大棚、露地蔬菜、西瓜等险种,为11406农户提供了1.82亿元的风险保障。
农民,灾年不减收
农业保险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对政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有力支持了都市农业的发展。
2007年7月9日,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四镇遭受特大暴雨和冰雹的袭击,冰雹最大粒径达到5厘米,每平方米50-60个。密集的“雹弹”,致使昌平区南邵、崔村、兴寿、长陵四个镇的40多个村果树及2.48万亩良田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查勘队,对受灾农作物进行估损。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承保的玉米、苹果、梨、桃、葡萄、露地蔬菜等,有5600多亩受灾,发放赔款200多万元,600多户农民获益。果树种植大户李容石拿到3万多元的赔款后,激动地说:“农业保险给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果农真正是用‘芝麻换了个大西瓜’。”
2007年11月,房山区三鑫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为其78亩设施农业投保,自交保费3744元。从2007年12月份遭受第一次风灾,一年的保险期内,三鑫利源的设施农业先后3次遭受大风袭击,破坏严重,安华保险北京分公司看事实重责任,3次查勘3次赔付,共计赔付50609.3元。
相关背景:
什么是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