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近日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获悉,2009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发展目标确定:我国将实现农机总动力超过8.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3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部将抓好农机化的六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目前我国农机化“两高两低”、装备结构“三多三少”以及区域发展“三快三慢”等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机装备总量增长
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大中型动力机械和配套农具保持较高增幅,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08年全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4%。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40万台,增长17%;小型拖拉机1660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71万台,增长12%;机动水稻插秧机20万台,增长28%。
在农机科技水平方面,我国的农机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谷物联合收割机科技含量显著提高,高速机插秧、超级稻精准插秧技术,玉米、马铃薯、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等关键技术基本成熟,相关机具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棉花、花生、甘蔗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牧草生产和草场改良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研发取得新进展。
由于农机装备总量的增长以及农机科技水平提升,农机作业水平也再创新高。预计2008年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26.5亿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1.8%、35.3%、3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到45%。
张桃林说,这是连续第5年增长水平超过1.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水稻机收水平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也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两高两低”格局将改观
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的格局,即种植业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较低。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装备结构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此外,区域发展表现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和北方快、西部和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
石河子市“天佐”农机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2009-01-14 来源:中国工业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4425-1.html
上一篇:江苏农机化工作总结会议在南京市召开
下一篇:市中区宣传农机补贴政策 农户购机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