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为激发农民购买抗旱机械的积极性,亳州市谯城区农机局宣布从2月14日开始启动抗旱机械“直补”程序,农民购买抗旱机械不再到农机部门指定经销店也能得到补贴。尽管这个应急措施随着旱情的缓解而仅仅持续5天,这在提高广大农民抗旱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目前,随着春耕和麦收的相继到来,新一轮大农机购买热潮就要来临。有了此前不久的抗旱农机“直补”,人们自然要问:“大农机”是否也会“直补”。
“直补”让农民少跑腿少花钱
“当然是直补好了,这样经销商就没有特权了。”谯城区十八里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梁守民说,在今年春节前到2月18日为期一个多月的抗旱农机补贴期内,十八里镇农民共购买享受补贴的抗旱机械60多套,其中,在2月14日到18日的5天“直补”期间,共有20多户农民购买抗旱机械。可以说,“直补”刺激了农民购买抗旱机械的积极性。
梁守民说,“直补”以前,镇里农民购买抗旱机械要到农机部门指定的经销店购买,这增加农民往返路程不说,一些经销商拿着“特许”的招牌随意涨价,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让这些经销商无端给“过滤”了,农民对此意见很大。
据谯城区农机局局长芮有东介绍,中央和省财政安排该区抗旱农机补贴指标为100万元。按照25%的补贴率计算,它可以“撬动”谯城农民500万元的抗旱机械购买大单。此前,他们跟全市其他县区一样实施指定经销商的“差补方式”。而省里启动抗旱机械“直补”程序后,他们率先实施抗旱农机“直补”,收效明显。
谯城区立德镇今年共有98户农民购买抗旱机械并能享受“直补”,乡政府负责人说,跟十八里镇一样,“直补”政策实施后,该镇农民购买抗旱机械全面提速,同时,农民购买套机总的花费比“直补”前少了很多。
补与不补,都是一个价?
2007年11月份,家住谯城区张店乡的张建设在市区某指定农机销售公司,看中了当时价格为7.5万元的一款谷神牌联合收割机。交过订金后,销售人员告诉他,此时享受中央财政农机补贴的农机目录没有下达,这款联合收割机暂不能享受农机补贴。
第二年3月份,农机补贴目录下来了,张建设所订购的那款收割机在目录之内。按规定,张建设与农机部门签订购买农机补贴协议后便能享受7000元左右的补贴,但他此时发现,那款联合收割机的目录价格不但涨了7000元左右,还少了收割玉米的功能。“补与不补,都是一个价”,张建设于是放弃了“补贴”,直接到经销商那以原先7.5万元的订购价买回了这台收割机。
“大农机”何时能“直补”
据记者调查,张建设的购买补贴农机的经历并不是个案。
据亳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种补贴程序在全省是统一的,即由省里统一指定享受补贴的农机机型和补贴的比率,各农机经销商公开招标后取得经销权,各市县再根据省里的目录和竞标结果指定经销商,一般一个县区要有数家指定经销商。“这比以往省里未经公开招标直接指定经销商要更为严谨,农民能尽可能多地享受到中央补贴的实惠”。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这种补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几年来的实践证实,由于存在指定产品和指定经销商这种“双指定”的制约,一些经销商拿到“指定权”后擅自或联合其他经销商一起涨价,表面看来农民享受到一定的补贴,但得到实惠最多的是经销商而不是农民。也有人说,农机补贴政策原本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推出的惠民政策,对广大农民来说,是阳光、是雨露,但是,由于政策设计存有一定的缺陷,导致这样的阳关雨露受到遮挡,遭遇“过滤”。
近日,记者在亳州市区采访了一家连续多年获得“指定权”的农机公司经理,问及今年钢铁普遍降价,大型农机是不是不会像以往那样在“补贴”期间涨价,这位经理说肯定要涨价。
“从年前开始,我们(几家经销商)一致决定,大型农机每月每台涨价500元。”这位经理说,“钢铁降价跟机械涨价不是一回事,现在是市场经济。”
有关人士认为,抗旱期间,我省启动抗旱机械“直补”程序,这在提高广大农民抗旱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实惠。而这也给“大农机”补贴政策带来启示,如果启动大农机“直补”,广大农民享受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阳光”将更直接、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