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农场郝全利的承包地里,前来指导的农技人员看到,一块从种子、管理、施肥到浇水完全相同的麦地,却出现了苗情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采用保护性耕作地块里的小麦苗齐苗壮,长势喜人,而采用常规播种方法种植的小麦,已因旱出现了麦苗枯黄旱死、长势参差不齐的状况。农技人员进一步抽样比对,保护性耕作地块里的小麦主根长且粗密,次生根比常规播种方式的小麦多一个,保护性耕作的三叶分蘖为2.55个,而常规播种为2.4个。保护性耕作的保墒抗旱功效在大旱之年得到了检验。
保护性耕作凸显四大优势
2月上旬,河北省农技部门与植保、土肥、栽培等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联合对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的小麦地块进行了抽查监测,通过对邯郸县和孟村县等6个县市区的现场抽查,保护性耕作播种小麦比常规播种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苗情好。仅从外观看,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的麦苗明显偏绿、偏壮,干黄叶少,直立性强。二是分蘖多。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地块,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分蘖多0.29个。三是根系发达。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次生根多0.51条,并且保护性耕作地块小麦根系发达粗壮,而常规播种地块小麦根系瘦小。四是土壤含水量高。以0―20厘米全省平均含水量比较: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高0.98个百分点。而据大曹庄管理区监测,在保护性耕作麦田里,干土层仅为4―6厘米,传统耕作干土层为8―10厘米。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在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等省也得到了检验。从获得的数据看,也能够得出与河北省相同的结论。
保护性耕作凸显四大功效
据山东省农机部门的同志介绍,保护性耕作除了技术上的四大优势外,还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功效。
一是增产。2007年,山东省组织农业和农机方面的专家对保护性耕作小麦进行了测产,实施保护性耕作一年的地块,丘陵旱薄地小麦平均单产297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23%,中肥水地块单产449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8%,高肥水地块单产511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7%;
二是节本。秋种小麦,使用传统耕作技术需要完成灭茬、耕翻、筑畦、施肥、播种、镇压等5―6道农机作业环节,而保护性耕作只需机械一次性进地即可完成免耕施肥播种和镇压,平均每亩节省作业费用35元。
三是节源。山东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方,通过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平均每亩可节省柴油2.47公斤;通过秸秆覆盖地表和沟播,减少雨水径流和土壤水分蒸发,一般每年能少浇1―2遍水,每亩可减少灌水量50立方米;通过化肥集中深施,可提高肥效30%左右;同时秸秆还田还可培肥地力,每亩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0―20公斤。
四是环保。由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破坏小,因此可显著减少土壤的水蚀和风蚀,降低面源污染;特别是通过实施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贴茬直播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可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这一多年来困扰我国农区的老大难问题。河北省从200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是推广这项技术较早的省,最近他们对15个数据齐全的试点统计数字分析显示,与常规种植比,保护性耕作每亩可增产23公斤、减少作业成本30―40元、节水30.3立方米。
专家力推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在抗旱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焕文最近10年一直在山西从事保护性耕作的试验测定。他认为,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径流,保墒抗旱。特别是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北方旱作农业区,唯一的水源是天上降水,雨到地上后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蒸发损失掉了,真正被作物生长有效利用的,不到10%。而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径流损失60%,减少蒸发10%,从而显著增加作物可利用的水量。
我国旱情多发在北方,北方旱情又多发在春季,正是玉米、春小麦和小杂粮播种季节,以及冬小麦生长季节,按照他在山西临汾等地的典型测试,保护性耕作播种前土壤含水量,平均比传统耕作高15%。国外的试验也表明,在干旱无雨情况下保护性耕作作物可以多存活3周左右。国内国外的试验都说明,推广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其他抗旱措施,可明显地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在旱灾之年做到少减产或不减产。
高教授认为,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虽然旱灾的威胁没有旱作地区大,但过度抽取地下水,也会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我国华北一年两熟地区为例,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普遍可减少一次浇水,一年就可节约用水约100亿立方米。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认为,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在保水方面的优势是“蓄得多,保得住”,传统耕作是“蓄得少,保不住”。原因就在于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蓄水,减少径流、蒸发,增加地表水入渗率。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健说,保护性耕作是以地表覆盖、秸秆还田和少免耕为核心的技术集成体系,以其显著的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和蓄水保土的综合效应而日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雨养农区作物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上至关重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雨养农区极端性天气现象将日益频繁,研究保护性耕作对该区作物生产的综合效应意义重大。
保护性耕作在推广中的尴尬
“既然保护性耕作拥有这么多优势,特别是又经受了去冬以来罕见干旱的考验,推广起来一定很容易。”记者就此请教了有关专家和官员。但现实却让记者高兴不起来。那么,这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在我国正式立项推广是从2002年开始的,但是直到2008年底,推广面积也只有4000多万亩,只占北方旱作区的4%。一项好技术为何不能尽快在我国干旱缺水的北方推广呢?除了推广经费不足外,前面提到的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农场的郝全利说出了心里话,农民种地,没有看到过的事情心里没有底儿。农技推广专家也说,一项农业技术要让农民真正接受,少说也要个10年8年。
“农民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会接受新的农业技术。”采访中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告诉记者。要让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要实现各种技术的相互配套。比如要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生产特点的农机具。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更新观念也十分重要。一些地方就因为农民掌握技术不到位,再加上农机不配套,农技人员缺乏指导,出现了麦苗旱情较常规播种加重的情况,虽是个别,也影响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在实地考察中就发现,在同样的地块,凡是使用免耕播种的,旱情就比较轻,而传统播种特别是旋耕播种的旱情就比较重;凡是播种以后镇压的,旱情轻,没有镇压的,旱情就重。但这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
对此,李洪文教授表示,我国保护性耕作仍有许多技术需要研究,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模式、水资源节约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绿洲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等区域性技术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机具研发和杂草控制仍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研究重点。
保护性耕作凸显四大优势
2月上旬,河北省农技部门与植保、土肥、栽培等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联合对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的小麦地块进行了抽查监测,通过对邯郸县和孟村县等6个县市区的现场抽查,保护性耕作播种小麦比常规播种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苗情好。仅从外观看,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播种的麦苗明显偏绿、偏壮,干黄叶少,直立性强。二是分蘖多。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地块,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分蘖多0.29个。三是根系发达。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次生根多0.51条,并且保护性耕作地块小麦根系发达粗壮,而常规播种地块小麦根系瘦小。四是土壤含水量高。以0―20厘米全省平均含水量比较:保护性耕作地块比常规播种地块高0.98个百分点。而据大曹庄管理区监测,在保护性耕作麦田里,干土层仅为4―6厘米,传统耕作干土层为8―10厘米。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在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等省也得到了检验。从获得的数据看,也能够得出与河北省相同的结论。
保护性耕作凸显四大功效
据山东省农机部门的同志介绍,保护性耕作除了技术上的四大优势外,还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功效。
一是增产。2007年,山东省组织农业和农机方面的专家对保护性耕作小麦进行了测产,实施保护性耕作一年的地块,丘陵旱薄地小麦平均单产297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23%,中肥水地块单产449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8%,高肥水地块单产511公斤,较传统耕作增产7%;
二是节本。秋种小麦,使用传统耕作技术需要完成灭茬、耕翻、筑畦、施肥、播种、镇压等5―6道农机作业环节,而保护性耕作只需机械一次性进地即可完成免耕施肥播种和镇压,平均每亩节省作业费用35元。
三是节源。山东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方,通过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平均每亩可节省柴油2.47公斤;通过秸秆覆盖地表和沟播,减少雨水径流和土壤水分蒸发,一般每年能少浇1―2遍水,每亩可减少灌水量50立方米;通过化肥集中深施,可提高肥效30%左右;同时秸秆还田还可培肥地力,每亩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0―20公斤。
四是环保。由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破坏小,因此可显著减少土壤的水蚀和风蚀,降低面源污染;特别是通过实施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贴茬直播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可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这一多年来困扰我国农区的老大难问题。河北省从200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是推广这项技术较早的省,最近他们对15个数据齐全的试点统计数字分析显示,与常规种植比,保护性耕作每亩可增产23公斤、减少作业成本30―40元、节水30.3立方米。
专家力推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在抗旱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焕文最近10年一直在山西从事保护性耕作的试验测定。他认为,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径流,保墒抗旱。特别是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北方旱作农业区,唯一的水源是天上降水,雨到地上后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蒸发损失掉了,真正被作物生长有效利用的,不到10%。而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径流损失60%,减少蒸发10%,从而显著增加作物可利用的水量。
我国旱情多发在北方,北方旱情又多发在春季,正是玉米、春小麦和小杂粮播种季节,以及冬小麦生长季节,按照他在山西临汾等地的典型测试,保护性耕作播种前土壤含水量,平均比传统耕作高15%。国外的试验也表明,在干旱无雨情况下保护性耕作作物可以多存活3周左右。国内国外的试验都说明,推广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其他抗旱措施,可明显地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在旱灾之年做到少减产或不减产。
高教授认为,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虽然旱灾的威胁没有旱作地区大,但过度抽取地下水,也会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我国华北一年两熟地区为例,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普遍可减少一次浇水,一年就可节约用水约100亿立方米。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认为,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在保水方面的优势是“蓄得多,保得住”,传统耕作是“蓄得少,保不住”。原因就在于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蓄水,减少径流、蒸发,增加地表水入渗率。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健说,保护性耕作是以地表覆盖、秸秆还田和少免耕为核心的技术集成体系,以其显著的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和蓄水保土的综合效应而日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雨养农区作物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上至关重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雨养农区极端性天气现象将日益频繁,研究保护性耕作对该区作物生产的综合效应意义重大。
保护性耕作在推广中的尴尬
“既然保护性耕作拥有这么多优势,特别是又经受了去冬以来罕见干旱的考验,推广起来一定很容易。”记者就此请教了有关专家和官员。但现实却让记者高兴不起来。那么,这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在我国正式立项推广是从2002年开始的,但是直到2008年底,推广面积也只有4000多万亩,只占北方旱作区的4%。一项好技术为何不能尽快在我国干旱缺水的北方推广呢?除了推广经费不足外,前面提到的河北省邢台市大曹庄农场的郝全利说出了心里话,农民种地,没有看到过的事情心里没有底儿。农技推广专家也说,一项农业技术要让农民真正接受,少说也要个10年8年。
“农民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会接受新的农业技术。”采访中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告诉记者。要让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要实现各种技术的相互配套。比如要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生产特点的农机具。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更新观念也十分重要。一些地方就因为农民掌握技术不到位,再加上农机不配套,农技人员缺乏指导,出现了麦苗旱情较常规播种加重的情况,虽是个别,也影响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在实地考察中就发现,在同样的地块,凡是使用免耕播种的,旱情就比较轻,而传统播种特别是旋耕播种的旱情就比较重;凡是播种以后镇压的,旱情轻,没有镇压的,旱情就重。但这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
对此,李洪文教授表示,我国保护性耕作仍有许多技术需要研究,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模式、水资源节约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垄作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绿洲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等区域性技术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机具研发和杂草控制仍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