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时楼镇黄庄村56岁的杨力勇与农机感情甚笃。“在创业的道路上,农机是我的致富好帮手。”杨力勇说。
杨力勇自幼跟着在农技站当拖拉机手的叔叔“成才”。改革开放后,他凭借深厚的机械技能“根底”和朴实热情的服务理念,从事农机耕作“生意”,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王”。老杨现拥小麦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旋耕机、三轮车等十多台(套)机械设备,还与儿子合办了一个农机维修部,并雇佣了两名师傅耕种收播、跑运输。其农业机械设备固定资产达35万元,年收入数十万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田耕作机械还是农家农事“奢侈品”。对农机一往情深的杨力勇买了一台“小四轮”拖拉机,自驾耕种运肥,有时帮乡村代销点进城拉拉货,一年有一两千元的进项。老杨真正“尝到”了农机甜头,其脚下的“油门”始初加大。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1500元钱,买了一台“大四轮”拖拉机,农忙时耕耙播种收,农闲时进城拉货物,积蓄愈来愈丰实。1999年,老杨添置了一辆农用汽车,在周围县市间跑“长途”运输。两年后,他看到农村农机越来越多,乡村农机维修点严重缺乏,于是,老杨投入2万元购置了一套农机维修设备,租赁了临街门面房,凭借专研积累的农机维护技术经验,开办了农机维修部。由于其娴熟的手艺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老杨的生意愈加红火,收入颇丰。
2007年夏,国家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进行补贴,老杨抓住有利时机,遂淘汰了落后机械,购买了一台大型收割机,加入“三夏”跨区作业“麦客大军”,两年赚回了8万元的成本投入。接着,他又购置了国家补贴的玉米收获机、秸秆返田机,自主研发了山药打沟配套设备等。近年来,在杨力勇影响带动下,“机械种田效率高,科技致富路宽广”已成为本村群众的共识。目前,老杨所在的村家家有农机,户户靠农机种田创收,成为闻名遐迩的“农机专业村”和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