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维修服务是推进农机化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低耗”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农机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是目前解决我市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有效途径。
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是农机化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市农机装备数量和作业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装备结构明显改善,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的大型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2004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机化发展持续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08年,全市农机总值24.18亿元,其中拖拉机21360台,大中型拖拉机(20―80马力不含80马力)11308台,80马力以上930台;配套农机具39012部,其中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9423部;联合收获机6654台,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4635台(自走式164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019台(自走式78台)。这些机械三包期内的维修由生产厂家负责,但由于生产企业很多,三包维修站只设在市一级农机销售单位,区县没有三包维修站,每逢春耕生产、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维修难尤为突出。由于时间紧,作业期短,维修站距离三包维修位置一般距离较远,企业三包服务人员大多数没有专用的交通工具,不能及时维修,农民需等待很长时间,特别是大型动力机械的三包维修,只有一两个三包维修人员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必须借助于先进的农机维修设备进行检测。为修理农机,有时农民不得不付出很大的精力、财力,把机械拖到三包维修站去修理。不仅浪费巨大,而且往往会激化与生产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大型农业机械三包期以后的维修难表现的更为突出,都对农机维修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是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的需要。截至2008年,全市农机维修厂(点)599家,其中二级点7家,三级点357家,专项维修点233家;农机维修从业人员1091人,其中高级工1人,中级工54人,初级工803人。现有的农机维修厂(点),主要以三级维修点和专项维修点为主,规模普遍较小,结构不合理,其硬件设施配备不足,设备陈旧老化,从事人员文化水平低,大多数从业人员多年未进行过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的技术培训。由于农机具品牌和配件品种多,更新换代速度快,而现有农机维修网点规模小,设备简陋,专业维修设备少,大多数农机维修以换件维修、手工维修、露天维修为主,维修浪费严重,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修理时间较长,农机大修更是无力承担。即是市一级经销商的三包维修站,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发动机、变速箱、TSH等主要总成件的大修和修复,自己也无法解决。维修能力无法满足,高质量、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维修的需求。
按区域优化发展,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有一定维修能力的区域性高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解决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是当前农机维修管理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在我市建设区域性高新农机具维修服务中心,这对培训高技能维修人才,提高维修质量和科技含量,解决农机维修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区域性高新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要发挥农机生产厂家、农机维修企业的积极性。以规模大、信誉好接受农机维修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维修企业为依托,采取与农机生产厂家、农机销售企业共建是当前可行的办法。农机维修管理部门搞好协调,组织好培训,把农机生产企业的三包维修服务及其它服务延伸到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生产企业的维修服务人员定点到位服务,区域性维修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农机具生产企业和维修人员的维修服务经营,确实解决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