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农机局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民间组织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共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47个,社员2611个,注册资金达到4053万元,服务农户60239户,2008年作业面积达到168万亩,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中具有农机具多、机动性强、生产规模大等优势。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整合,统筹安排农机具的有偿使用,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级集体统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满足了农户之间对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提高了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二是实现了农机公益性服务功能。农村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单位进一步划小了,使各级农机部门的公益性服务工作很难服务到位。许多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六户”(军、烈、孤、困、寡及打工户)实行 “三优”(优先、优质、优惠)作业服务,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缓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紧张的状况,有效地支持、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对组织实施抗洪防汛等重大活动也提供了可能。
三是节本增效显著。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由农民的生产工具变成了有偿服务的工具、增收致富的工具,从而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投入产出比,实现了节本增效。据统计,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可提高劳动效率5-10倍,粮食产量增加15-20%。2008年“三夏”期间,全市就组织了554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428万亩,为机手增收1.63亿元。“三秋”期间,组织了6932台农业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共完成作业收入5647万元。
四是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和科技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加强了统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农机大户已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科技推广运用的示范者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各种新技术通过他们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在当地得到示范、辐射和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