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让农机在田野上“亮嗓”――山西省农机系统优质服务促增长
2009-05-06   来源:农机化导报   

  随着信息传播扁平化的发展,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及时发出自己的政见与声音,甚至如何应对一些媒体的恶意炒作和胁迫,已经成为管理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也直接关系到管理部门的公众形象。

  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数额的大幅增加,社会各界对农机补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各类媒体对农机补贴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有媒体特别是那些综合类媒体、受关注度高的媒体,对农机补贴的一些真相报道失之偏颇,对农机管理部门的形象是很不利的,同时会给今后的工作造成很大被动。

  “谣言-沉默-谣言扩大”的传播路径,让我们的农机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主要领导必须引起重视。以往我们一些管理部门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让上级满意,让百姓怨言少点,就是最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和“记者”,因此,一件细微的事件都可能引人注目。随着媒体的干预,很多官员被撤的撤,被降的降,如是者胜不胜数。随着未来国家对官员问责制度的越来越严,这种情况毫无疑将会更多地出现。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学会应对媒体,提高管理部门信息的透明度是管理部门运营和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今后如果农机补贴越来越多、民主与法制越来越完善,学会应对媒体炒作,更是农机管理部门最基本的“技能”。我们的农机管理部门需要适应、更要敢于在与其相关的事件发生时,主动抢先对媒体发言。如果事件有了着落,就马上公布;如果是误解,就及时消除;如果是事实不符,就及时澄清;如果是另有他因,那就需要及时解释。绝对不能遇事藏着、掖着,一声不吭,过两天再说,以为别人就不会关注。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再犄角旮旯的事,都有可能被人炒作和猜忌。更重要的是,等谣言已经四起后再来澄清,恐怕也很难弥补相关的无形损失。

  现在,由于市场化运作、迫于生存的需要,或随着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的进步和开放,很多媒体看待管理部门的眼光将会更加挑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农机管理部门既需要有相应的心理承受力,也需要有在社会上主动化解摩擦的本领。农机管理部门遇到麻烦时,应有意识地与媒体沟通,主动传播信息,把握舆论主动。这种作法既可以满足老百性的知情权,让各路民众了解到管理部门的难处和循序渐进,也可以让媒体感受到管理部门解决问题的诚意、透明度与开放度。

  在一些外国文化中,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中,遇事一言不发是不受欢迎的,甚至会被怀疑为别有用心。长期以来,我们国内的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大适应这种文化,总是按自己相当然的一套去应对媒体对某一事件的炒作和挑刺,最后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长此以往,也使我们的管理部门渐渐地失去了话语权,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

  事实也不断证明,善于与媒体沟通,把握舆论主导权,既是现代社会某个管理部门的公关要务,也是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基本能力。只有增加信息透明度,增加新闻发布的时效性,才是对老百姓的负责、对上级部门的负责和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当然,作为我们所有个人来说,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

  最后提醒一句,农机部门更要善于运用综合类媒体,从媒体传播介质分类上说,又要特别注重网络媒体,而不是我们自己农机行业的专业媒体。农机行业的媒体说到底,除了我们自己这帮农机人,其他人谁会关注?又有几个人能看到?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901-1.html

标签:农机 促增长 山西省 系统

上一篇:安徽巢湖:活跃在沃土上的“田保姆”
下一篇:四川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已批准纳入参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