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广西“农机下乡”补贴工作启动
2009-06-12   来源:山东省农机办监督管理处   

  6月12日上午,山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会在临沂市郯城县召开。有关市农机部门分管领导、主管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的科(站)长,水稻主产县(市、区)的农机局长、主管科室负责同志,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参观了郯城县育新农机合作社,观看了水稻育秧、小麦秸秆还田、水稻插秧“一条龙”机械化作业现场,省农机办侯英忠副主任作了讲话。

  会议指出,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虽然比重很小,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确保全省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的重要内容。2008年山东省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2%,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42.7%。但从总体上看,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工作滞后。特别是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已成为制约山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提高的最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水稻生产特别是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已成为山东省农机部门当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任务。各水稻主产区农机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好抢收小麦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两项重要工作,抢抓当前有利时机,明确措施,科学推进,加速突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这一薄弱环节,以栽插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示范推广步伐,推动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实现大的跨越。

  会议指出,今年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要达到15%,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以上;2010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经过5-10年的努力,“十二五”基本解决水稻种植作业机械化问题,2015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会议要求,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购置补贴力度,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水稻插秧机械和收获机械积极性;争取财政支持,各水稻主产区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地方在中央和省补贴基础上实行累加补贴,集中财力提高水稻栽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进行项目倾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水稻育插秧和收获作业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各水稻主产区财政补贴重点要向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加速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强大的投入支持。

  二是强化示范推广,营造浓厚氛围。搞好示范带动,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发展对象和示范核心,用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办法来推进,扩展建立起示范村、示范乡和示范县,逐步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模式,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坚持示范推广。要召开不同形式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会、观摩会或演示会,特别是乡、村两级,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农民群众观看先进机具现场演示,通过亲自体验、算帐对比,促进、提高他们购买和使用水稻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加强舆论宣传。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加强技术的示范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是农机农艺结合,完善技术体系。各水稻主产区农机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农业部门,建立农机和农艺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水稻品种的选择、育秧、植保以及大田管理等农艺技术,做好插秧机和收获机的选型配套、对比试验。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加强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培训工作的指导、支持,促进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水要结合实际,明确技术示范推广重点,完善本地区的标准化育秧技术规范,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机械化育秧、插秧和收获技术路线,不断推进技术的本地化、标准化,形成以机械化为支撑、区域适用性广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搞好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各水稻主产区要抓住育插秧这个关键环节,狠抓机插育秧、插秧机操作、大田管理及联合收获机操作等技术培训。培训对象要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为主,同时要重视师资培养,加强对县、乡(镇)和村级农机技术干部的重点培训。要引导生产企业直接面向农民机手开展技术示范服务,发挥企业在培训推广方面的作用。

  五是健全市场机制,强化市场运营。要以推进服务产业化为核心,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为重点,培育机插秧合作社、机械收获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要以强化机具的高效利用和共同利用为抓手,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跨区域作业的组织调度,尽可能多地组织水稻作业机械以区域内规模化服务和跨区作业为方向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水稻跨区机收作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效益。要加强机具鉴定选型和质量监督,加强插秧和收获机械的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能力的建设,完善跨区作业的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信息调度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水稻机插、机收供求信息,促进供需有效衔接,努力做好支持保障和各项服务工作,推动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扎实有效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675-1.html

标签:农机 工作 启动 补贴

上一篇:山西省小麦收获过六成
下一篇:浙江省召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