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夏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部的有力指导下,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早谋划,科学调度,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农业机械抢晴天、战阴雨,全力抢收小麦,确保了全省5317.8万亩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小麦机收率达97%,圆满完成了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作业任务,呈现出七大特点。
--一是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三夏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亲赴麦收一线,视察小麦机收工作。省委副书记刘伟对机收工作作出三次重要批示,对三夏农机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专门作出指示,要求全力做好三夏农机作业用油供应保障工作。副省长贾万志对三夏麦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具体调度指挥。各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也都深入麦收现场督导工作,推动了全省小麦机收的顺利进行。
二是投入机具充足,麦收进度加快。今年全省小麦机收作业高峰时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近13万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台。在全省小麦成熟期相对集中、小麦机收高峰期比去年提前的情况下,由于上阵机具多,机械调度合理,全省小麦机收进度比上年快了3天。特别是6月11日、12日连续两天的日收获面积突破900万亩,创全省小麦单日机收面积的历史最高。
三是机收价格平稳,市场秩序井然。麦收期间,柴油供应充足且价格低于去年,加上投入机械数量多、天气晴好、各项服务和保障措施全面到位等多种有利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机作业市场秩序良好,机收价格平稳,一般在40―50元/亩之间,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小麦机收作业收入30多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收入20亿元。全省共完成小麦机收、玉米机播作业总收入43亿元。
四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加大,机收机播同步进行。三夏之前,省农机办印发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大力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实行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机收与机播基本同步。全省新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机1.5万余台,保有量达12万台。玉米免耕播种面积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1%,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67%。全省新推广小麦秸秆切碎装置6000余台,完成秸秆切碎直接还田面积2400万亩。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小麦秸秆打捆机械,进一步拓宽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完成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面积900余万亩。全省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有效地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
五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小麦机收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生力军。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省内小麦机收作业面积近1100万亩,占小麦机收总面积的20%以上,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同时,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推广应用秸秆切碎直接还田、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完成省内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面积800余万亩,占全省“一条龙”作业总面积的90%以上,成为小麦机收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生力军。
六是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抗旱增产效果明显。全省实施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309万亩小麦,克服了30年一遇的旱灾和强寒潮袭击喜获丰收,增产效果明显。据全省13个市80县市区300多个点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产462.56公斤,较传统耕作小麦亩增产40.57公斤,增幅9.61%。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总计增产1.25亿公斤。
七是媒体关注程度高,新闻宣传力度大。三夏期间,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全省小麦跨区机收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进行了多层次、全过程、高密度地宣传报道。山东卫视新闻频道和农科频道、山东广播电台、大众日报、新华网、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等新闻媒体,每天对全省小麦机收进度、天气变化、油料供应、机械调度等情况,进行专题报道和系列宣传。据不完全统计,仅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全省三夏跨区机收的新闻,就达400余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