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全国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呈现五大特点
2009-07-08   来源:龙纪闻   

    近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组织部分农机生产企业研讨了上半年产销形势,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和经验,交流了下一步配合做好补贴工作的意见建议。农机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出席座谈并作了讲话。
 
    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农机补贴实施6年来,成效显著,利工利农,一举多效。不仅加快了农机化发展进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推动了农机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下,农机市场异常火爆,农民购机热情持续高涨,农机产销两旺,农机化发展进一步加快。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听取了企业的发言后,宗锦耀司长指出,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和财政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实施进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全国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84.3亿元,占中央财政下达100亿补贴资金的84.3%。农机购置补贴在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等方面作用明显。
 
    一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拉动了农村需求。在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带动下,今年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高涨,报名踊跃,购机数量明显增加。今年上半年补贴机具超过195万台(套),受益农户逾181万户。各地实施进度比往年明显加快,目前北京、山西、山东、江苏、福建、广西、宁波、青岛的补贴资金已全部用完,天津、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补贴资金实施进度超过90%,大连、黑龙江农垦总局的补贴资金实施进度超过85%。多数省反映,与农民申请购机的数量相比,补贴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更多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愿望得以实现,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将达到8.5亿千瓦,同比增长8%。从上半年补贴机具结构看,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粮食生产机械数量很大,分别达到4.03万台、2.43万台、3.64万台和19.02万台,四类产品使用补贴资金达54.4亿元,占已实施资金的64.5%。相应的配套作业机具,以及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机械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农机装备结构继续优化。补贴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春耕生产期间,机耕、机播水平分别提高2.4和1.5个百分点;抗旱机具在春季抗旱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累计投入抗旱保春管机具822.6万台套,完成抗旱灌溉面积2.02亿亩次;“三夏”麦收期间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44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63亿亩,机收水平84%,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三是促进了农机工业发展,带动了企业就业。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下,上半年我国农机工业产销两旺,产值保持较高增速。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1-5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额和出口交货值分别为902.6亿元、876.7亿元和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3.8%和-8.1%。三项指标除出口交货值仍呈下降外,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幅分别为40.3%、31.9%,联合收获机增幅53.4%。据对骨干农机企业调查,企业订单充足,部分企业就业人数比去年增加20%以上。
 
    四是推进了农机化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国已发展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6.6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8622个,拥有农机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37.64万户。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还推进了农机销售维修、培训教育、示范推广、安全监理、质量鉴定等各项农机化工作。
 
    宗锦耀强调,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要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经销单位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广大农机生产业承担着提供产品与服务并执行政策的双重任务。宗司长对企业提出了六个方面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农机补贴政策对企业的极端重要性。农机购置补贴是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也是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更是拉动内需、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一些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但是,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农机工业逆势而上,产销两旺。农机企业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呵护好农机购置补贴这一利国利民、工农兼顾的好政策。只有农机补贴实施得好,农民满意,政府支持,企业才能得效益有利润,才能做大做强,持续强劲发展。企业应在保证补贴机具供应、履行质量价格服务承诺、加强机具监管、加快结算资料报送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发挥有效作用。
 
    二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农机化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涉及种植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还覆盖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诸多行业。各企业要适应农机化发展需要,加强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机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让农民真正买到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成熟、服务到位的产品。要通过把好技术关、外协件和原材料进厂关、装配关以及磨合与出厂检验关,确保出厂产品件件合格。要慎重进入新市场,要先小批量试销后再大批量生产推广,不能把农村作为产品中试车间,不能让农民承担产品试验风险。
 
    三要切实加强售后服务。要重视服务网络的建立,重视产品说明书的编写,重视对购机农民的操作维护技能培训。要提高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把问题消灭在出现之前或者在萌芽状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维修中心,实现对产品的全寿命服务。要建立用户回访机制,及时发现产品质量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持续赢得农民信赖。
 
    四要严格履行价格承诺。去年国务院常务会明确要求,严禁借国家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之际乱涨价。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居民消费价格(CPI)呈双下降态势,加之劳动力成本下降,企业生产制造成本应该低于去年同期。在这种情况下,享受补贴的农机产品不能也不应该涨价。各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价格承诺,补贴销售价不能高于当地2008年销售价,且不得高于同期市场价。
 
    五要自觉规范营销行为。农业部、财政部一直倡导企业公平竞争。各企业要自觉抵制不正当营销行为,不得为扩大销量而向农机部门行贿或支付费用,严厉杜绝商业贿赂,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对企业或农机部门都要严查不怠,决不姑息。各企业要加强对经销商的监督管理,严防发生经销商搞暗箱操作、虚报冒领补贴资金、代办补贴指标、赊销、预收货款或定金、事后开发票等违规行为。
 
    六要统筹安排机具生产。近几年,有企业反映生产时间过于集中,全年生产不均衡。究其原因,主要是行业对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农机化的力度之大,投入之多,出台之快,要求之高,估计不足,政策预期不明朗造成的。从目前情况看,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强农惠农政策,必将稳定持续实施下去。请各企业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生产,提高产出能力,确保补贴机具的及时供应。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不能为了提高产出数量而忽视质量,影响企业声誉。要树立战略眼光,始终把质量放到第一位,持续生产出质量过硬产品,真正让农民得实惠,让政府满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537-1.html

标签:农机 呈现 五大 特点 会战 机收 全国

上一篇:江西农机部门全力以赴抗洪救灾
下一篇: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11家超市在京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