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部研究部署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009-07-13   来源:安徽省农机局   

  日前,农业部出台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将之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省农机局的调研也显示,安徽省农机专业合作发展迅速,正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不断进步。

  农机服务组织逾6000

  今年“三夏”,芜湖竹元拐农机服务合作社的业务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 “热线”,甚至远在六安、马鞍山的农民也打来电话,预约收割。“现在,我们不仅服务本地农户,还辐射周边很多乡镇。”合作社发起人之一张先泽感慨道。

  据省农机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安徽省已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144个,其中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30个,经营性农机作业服务公司64个,各级农机协会124个,农机户总数达325.7万。

  “合作社源自农民的自发需求,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下付诸实践,进而在探索中形成特色模式。”省农机局局长项安琪介绍,这是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的主要轨迹。

  在今年4月召开的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现场会上,省农机局提出长期坚持两大原则,即自愿、自发、自主建和民办、民营、民收益。据介绍,今年安徽省将重点扶持5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新建登记注册农机合作组织100个。

  “合作”提升土地效益

  调查显示,去年全省农机化作业总收入达到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经济效益突出。同时,合作社还成为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的有力推手。

  在凤台,星火育插秧公司与本县农民和庐江县白湖农场职工签订了12000亩机插秧协议,从育秧到秧苗田管理,以及运秧、机插秧整个过程都由该公司负责,由此带动一些关键技术和良种推广。同时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今年凤台机插秧面积达11.5万亩,有11个村实现了整村推进。而以合作社为抓手,凤台近年县财政用于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经费达150多万元,今后3至5年全县70%以上的水稻将实现机插秧。

  机械化水平提高和规模经营还解决了农户分散种植效益低的问题。凤台古店乡种粮大户刘献辉承包土地150亩,他去年采用机插秧技术,每亩节本56元、增效35元,仅此一项增收1.3万余元。今年他将机插秧面积扩大到200亩,预计可增收近2万元。

  调查显示,围绕一个合作社,往往出现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大面积土地集中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又有力促进了土地的流转,从而不断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

  企盼加大支持力度

  调查中省农机局也发现,目前安徽省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少、影响带动小、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首先是多数农户、农机户入社积极性仍不高,一些地方的基层组织对农机合作社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能为合作社创造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

  主体结构单一、服务领域不宽。比如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服务居多,林牧渔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这表明我们的农机合作社还处于初步阶段。”项安琪说。

  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比如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短缺。再如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等。”项安琪分析。

  此外,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的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或难以执行到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514-1.html

标签:农机 人才培养 工作 技能 农业 研究 部署 农业部

上一篇:朱保成强调:全面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下一篇:孙政才:切实抓好夏季农业生产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