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发展改革委关于成品油价格有关热点问题的说明
2009-07-16   来源:新华网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上半年经济发展重要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止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快速下滑的势头,成功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大萧条局面,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

  一系列关键数据清晰地反映出经济回升态势:

  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10.4%,四季度下滑到6.8%,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滑落到6.1%,二季度则回升到7.9%。这是经济回升的重要标志。

  受影响最严重的工业生产恢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提高到9.1%。最困难的纺织业也得益于扩大国内市场,利润在逐步增加,露出新曙光。

  国内需求快速增加形成有力支撑。投资迅猛增长,并形成了第一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超过东部地区的态势。国内消费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稳步上升,成为新亮点。5月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比4月份增长42%;上半年汽车销量超过600万辆,在数量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

  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房地产市场结束了年初冷清局面,投资和销售量都在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4.7个百分点。资本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港口、铁路、交通日益繁忙,发电量由“负”转“正”。这些经济的“晴雨表”也印证了经济企稳回升的判断。

  企稳回升的局面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近一年来坚韧不拔、团结奋斗抗击金融海啸冲击的结果,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是正确的、有效的。

  在看到形势好转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巩固,格局不平衡,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不巩固,就是说经济回升刚刚出现,稍有放松或者受到外部较大的冲击,就可能出现反复。不平衡,就是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表现有好有坏,存在较大差距。不确定,就是说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蔓延,外部环境何时能根本好转尚难预料。就业压力加大、出口严重萎缩、财政增收困难、企业利润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警示我们,困难时期并未过去,必须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

  经济企稳回升,就像驾驶汽车爬坡,不进则退,需要紧踩油门,脚底稍有松劲就会倒退。在这个关键时期,首要任务仍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容有丝毫犹豫和动摇。

  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经过努力经济增长刚刚走出低谷、尚未根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时,这一点更为重要。如果增长不保,就可能出现工厂倒闭、人口大量失业等严重问题,不但调整结构、改革体制、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等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治和社会稳定也可能出现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把握好调控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信贷大幅度增加。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引发了一些人对通货膨胀的担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一直处在下降区间。而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夏粮丰收,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价格上涨,近期不大可能出现通胀问题。当前,一方面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以夯实回升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对通胀的预期管理,根据形势变化对货币政策实行动态微调,将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三农”、中西部地区和改善民生方面。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矛盾更加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不少行业就存在过剩问题。危机带来的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一些企业盲目生产,产能过剩的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预计产能过剩达1.6亿吨。这一问题在不少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是唯一出路。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世界范围内正在展开新一轮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产业革命竞争。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经济、信息沟通等新兴产业上尽快实现突破,才能抢占新一轮大发展的制高点,让经济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

  既要运用好政府调控的一手,又要发挥好市场调节的一手,防止顾此失彼,造成市场扭曲,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特别是在政府刺激经济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扩大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最直接的方法,但政府投资要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必须启动民间投资。目前,一方面受生产订单不足、产能过剩影响,对于竞争充分的行业,民间投资比较谨慎;另一方面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投资开放度低、门槛高,限制了民间投资的进入。下决心打破垄断以及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让市场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充沛动力,已成为稳定回升基础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目的。上半年涉及民生的项目,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40.3%、29.2%和17%。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下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点。下半年涉及民生的大事有3件:抓紧落实促进就业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逐步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惠及广大城镇职工;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但是满足人民新期待的需要,也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地发展。

  经济企稳回升,无疑将增强全国人民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信心。但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提醒我们,这个关键时期需要牢牢把握大局,坚持调控方向,立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动摇,巩固企稳回升的基础,为经济全面复苏积蓄更为强大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482-1.html

标签:农机 热点 问题 说明 有关 成品油价格 改革 关于 发展

上一篇:瑞安农机总站工作人员送油票到田间地头
下一篇:湖北早中稻机插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