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张桃林副部长在2009年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就“贯彻落实孙政才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抓好农业机械化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现将讲话全文刊登,供大家学习。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孙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抓好农业机械化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决定,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项措施一项措施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是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连年翻番。今年达到130亿元,比去年增加90亿元。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在资金分配上体现三个优先,即优先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优先向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倾斜,优先向种植业畜牧业生产急需的机械倾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周密组织部署、加快实施进度,加大政策宣传、严格规范操作,确保农民群众早受益、拉动内需早见效。截至7月15日,全国各省(区、市)已实施中央补贴资金90.4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100亿补贴资金的90.4%。补贴机具超过206万台(套),受益农户逾190万户。
补贴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体现,推动了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结构逐步改善,作业水平快速提升,今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达到48%。受补贴政策拉动,1-5月份农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1%,增幅在机械工业13个行业中列第一位。 农机购置补贴一举多效、兼顾农工,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抓春耕三夏机械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在抗旱保春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投入抗旱机具820多万台套,机灌面积占小麦抗旱灌溉面积的80%。三夏期间,44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抢天夺时,机收面积近2.7亿亩,机收水平84%,再创历史新高。
三是抓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着力建设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插秧、玉米、油菜、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县,今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新增1000万亩,达到5000万亩;水稻机插新增1100万亩,达到5900万亩。
四是抓机手培训。针对近年新购机农民大幅增加的情况,部署开展了全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上半年已培训各类农业机械化人才271万人次。
五是抓农机服务组织培育。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意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持续增加,累计总数已达16.6万个。
六是抓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组织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上半年农机事故数、伤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
总的来看,上半年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抗旱保春管”和“三夏跨区作业”顺利进行,为实现夏粮“六连增”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关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和任务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重大变革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机械装备和作业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是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现实选择。国务院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挖掘增产潜力的6条措施之一。据测算,仅在适宜地区推广深耕深松作业,即可年增产粮食50亿公斤。二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家庭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又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成功实践,推动了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同时,大大缓解了当前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突出矛盾,使外出务工农民“走得出、稳得住”,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三是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的日益扩大,催生造就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机作业、维修能手。此外,经营农机本身就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是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回归农业、建设农村的重要纽带。四是有利于振兴农机工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农机工业快速发展,走出了多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成为机械制造业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农机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一是农机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一些作物由于生产环节劳动强度太大、人工成本过高已经影响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一机多用和高效复式作业的机械比例仍很低,适应特色农产品生产需求的新型农业机械比较缺乏。三是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机耕道、农机停放场库棚、农机维修体系建设欠账较多,有些地方机具下田难、停放难、维修难。四是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地区之间、个体之间机具有效利用时间和单机作业量差异较大,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全国4000多万农机从业人员,其中专业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仅有635万人,参加农机服务组织的更只有73万人。五是农机和农艺措施结合仍欠紧密,目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有机具研发不能适应农艺的问题,也存在品种选育、种植模式选择中,对机械化生产适应性关注不够的问题,制约了一些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三、关于下半年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和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加强管理指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发展。不仅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还要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要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要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
具体到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继续做好已下达的100亿以及即将下达的30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工作,加快实施进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机补贴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真正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深入开展补贴工作调研,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补贴需求,研究补贴办法的完善措施,提前做好2010年补贴实施准备工作。积极协调推动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关于农机化税费优惠、作业补贴试点、更新报废补偿、启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等各项部署要求,扩大农机化投入,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
(二)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当前正值水稻生产“双抢”大忙时节和全国主汛期,要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周密安排、强化服务,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好重要农时农业机械化生产,毫不松懈地狠抓抢收抢种,保障丰产丰收。特别要安排部署好水稻、玉米跨区机收工作,组织做好作业供需协调、机手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力争全年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15.5%),水稻机收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4%)、 玉米机收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13%),推动水稻和玉米机械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机化服务组织。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示范引导,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销售市场,大力推进农机社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积极争取农机科研投入,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进一步提高农机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要继续推进农机推广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策引导、试验示范、技术指导、示范区建设等措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秸秆田间机械化处理、玉米机收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各地要协调落实资金投入和各项工作措施,加快保护性耕作普及应用步伐。
(五)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结合阳光工程、金蓝领计划、职业技能开发和农机化项目的实施,采取政企联动、技能竞赛等形式,培养一大批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今年要实现10%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人员接受培训目标,完成500万人次培训任务。
(六)不断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加强试验鉴定、质量调查、投诉监督工作和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机产品、作业、维修和服务质量。《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近期将报国务院审议。条例公布后,各地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推动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同志们,上半年农机化各项工作抓得很紧、卓有成效,下半年目标已经明确,任务更加繁重。希望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再上台阶,为实现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