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静悄悄”是与以前夏收相比较而言。在我小时候,夏收绝对可以用人头攒动、机车轰鸣来形容。小麦成熟的过程很快,麦黄就要割,否则麦粒很容易掉在地里。夏季又是雷阵雨多发季节,如果遇上雷阵雨,麦子就会出芽,变成非常难吃的芽麦。所以农民把夏收形象地称为“龙口夺食”,丝毫不敢懈怠,尽力提前完成。
每到麦黄的时候,农村人都是全家出动,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在联合收割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从在地里割麦子到把麦粒收到粮仓里要经过割麦、碾场、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汗水。光是割麦子,一个小伙子一镰不停地割上一天,也只能割一亩多地。整个夏收就是靠农民在烈日暴晒下连续十几天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完成的。
记得小时候,当夏收进入高潮时,田野里满是戴着草帽割麦子的人,道路上随处可见一辆接一辆的拉着小山似麦捆的架子车。拖拉机带着碌在麦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转着,整个村子都能听到拖拉机快速转动时急促的“突突”声。呼吸时,鼻子里嗅到的是架子车扎起的尘土和拖拉机碾起的麦草微粒。这个时候,整个农村的人都在汗流浃背地紧张劳作着,连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焦灼和繁忙的味道。
但是随着联合收割机的逐渐普及,现在的夏收越来越静、甚至有些悠闲起来了。今年夏收,我坐车回家,路边的田野里再也见不到以前那种热火朝天的大干场面了。麦地里见不到多少人,只有几台收割机在忙碌着,耳朵里也听不到拖拉机的突突声,公路上农民在不紧不慢地晒着新收的麦子。回到家,母亲说家里的麦子早都收了,现在用收割机,二亩多麦子一会时间就完了,还有人用车专门往家里拉,现在唯一要出力的就是晒麦。
其实,这种静悄悄的夏收在农村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而且联合收割机的性能越来越好。刚开始出现的机子,割的麦子很不干净,里面夹杂着大量的麦壳子和麦芒,需要再重新扬一次。后来的机子割麦子就干净多了。今年回家听乡亲们说,有人把麦子刚收下来就在地里卖了,直接拿着钱回家。而且现在机子割的麦茬也比以前低很多,不影响种玉米,往年乱放火烧麦茬的现象也没有了。
“虽然用机子割麦很方便,但总是要花钱的。而农村的人一向都很节俭,有没有人舍不得花钱而自己动手割麦的?”当我把这个疑问说出来时,乡亲们都笑了,说:“现在种地是白种,什么费用也不交,国家还给补贴,还有谁舍不得花钱叫机子割麦吗?”
小时候,由于繁重的劳动量,连我这个小孩也要跟着父母到地里收麦子。那种在烈日暴晒下劳作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因此我一直很惧怕夏收。而现在,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在地里劳作,鲜见年轻人,但粮食照种、麦子照收,而且夏收比以前更快了,也轻松多了。
母亲常说年轻时下乡干部给她们描绘未来的美好生活就是“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当时她们听了都是难以置信。但现在不要说种地早不用牛了,就是收麦子也不用人动手了。农村的变化可以说已经远远超出当年下乡干部给母亲她们那代人许下的美好愿望。我完全相信,随着机械化的进一步普及,农民也将会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而不再是下苦和受累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