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和陈列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现以崭新面貌对社会重新开放。此次重新开馆,推出了1万多平方米室内基本陈列和8000平方米室外展园,充分展示了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农业文明和灿烂的农业文化。
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重新开馆仪式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为重新开馆剪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等部委的领导及嘉宾出席了重新开馆仪式。
回良玉在贺信中说,全国农业展览馆是宣传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展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场所。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农业历史文化、展示农业发展成就的重要使命,希望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坚持宣传“三农”、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大力发扬“爱馆、敬业、实干、出新”的优良传统,努力打造先进的国家农产品交易平台、一流的国家农业文明展示平台、海内外知名的展博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业对外开放,为弘扬农业文明和传播农业知识,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博物馆共有10座展馆,气势宏伟壮阔、布局疏朗大方、风格古朴典雅、造型雍容端庄,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神韵,而且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园林式博物馆。
记者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看到,《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展示了古代农业“四大发明”、近代农业特点和发展脉络及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彩陶中的远古农业》追寻远古农业文明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彩陶纹饰所反映的远古先民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按照耕整地、播种移栽、中耕、灌溉、收获、加工、运输等工序展出传统农具,揭示了农业生产与气候、工具的关系及农具在农业文明中的作用;《中国土壤标本》陈列展示了全国土壤类型的整段标本,辅以原生态土壤地貌特征、自然植被和物产等内容,揭示了土壤与作物及人的关系;《青少年农业科普》陈列运用各种现代先进的展示手段,向青少年诠释了人类衣食之渊源,具有鲜明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的田野――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图片展》展出了700多幅摄影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新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面貌;《室外展园》以农耕文明为主线,通过园艺、雕塑等艺术形式,营造了春耕、播种、插秧、施肥、收割等农耕场面及杂交水稻、基因工程、太空育种等农业科技。特别是新改建的“环幕穹幕地幕影院”,推出了影片《二十四节气》,直观叙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简明阐述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与天象的关系,介绍了古代先民如何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农业生产和“二十四节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