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农业”使黑龙江省垦区灾年再续辉煌
2009-09-30   来源:经济日报   

  至2008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8%。新中国用60年完成了从手工作业到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再到中级阶段的两次跨越。

  今年58岁的马全来是河南省商水县袁老乡马河村村民,因为他常年摆摊卖镰,又修得一把好镰,人们便都称呼他为“镰刀能手”。马全来告诉记者,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镰刀是夏收的主要农具。那个时候到集市摆半天摊能卖出近百把镰刀。情况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生变化,“小手扶”收割机成了人们麦收时节的首选,老马的镰刀生意受到了冲击,摆半天摊只能卖出20多把。到2005年,河南省全部免征农业税,并且开始发放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老马买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承租小麦(2137,1.00,0.05%)收割业务,不再卖镰刀。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告诉记者,今年全国投入夏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44万台;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63亿亩,机收水平达84%。投入机具总量、机收作业面积、机收水平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08年,我国农机制造企业总共约有8000多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年产值达2000亿元,能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14大类、95小类、约3000多种农机产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密不可分:中央财政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逐年翻番,从2007年安排20亿元,到2008年安排40亿元,到今年规模达130亿元。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7月31日,各省区市已发放中央补贴资金94.66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100亿元补贴资金的94.66%。补贴机具超过225万台(套),受益农户逾198万户。

  宗锦耀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截至2008年底,全国拖拉机保有量2021.91万台,是1949年117台的17.3万倍。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5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玉米(1724,3.00,0.17%)等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加速推进,油菜、大豆(3605,57.00,1.61%)、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稳步发展,农机作业开始从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拓展。

  据测算,至2008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8%,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这标志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跨入中级阶段,农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向依靠现代农业装备转变。宗锦耀感慨地说,新中国用了60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手工作业到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再到中级阶段的两次跨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082-1.html

标签:农机 辉煌 灾年 垦区 黑龙江省 农业

上一篇:《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选编(1949-2009)》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1949-2009)》出版发行
下一篇:四个黑龙江不抵一个“时风”的农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