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黑龙江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省国土资源厅变过去一般性“静态管护”为以土地整治为主的“动态保护”,由过去实施一般的土地整理项目逐步转到推进规模化、集约化重大工程上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提高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效。全省35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遍地开花,新增耕地6.24万公顷,增加耕地率达到20%,居全国之首。
产粮一千亿,关键在土地。黑龙江省6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地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8年开始立项实施了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5年内投资49.9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93.6万亩,新增耕地21万亩,年增产粮食26.54亿斤。2008年,投资6.4亿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共安排了8个规模化重点项目,面积4.92万公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6015公顷。特别是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5亿元,启动了3个重大工程核心区项目建设。
农垦建三江分局拥有耕地1000万亩,目前,已投资2.7亿元,在10个农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2个,已有10个项目通过验收,并全部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优质工程。通过土地整理,全局水稻种植面积由230万亩发展到730万亩,粮食单产由780斤增加到1200斤,人均收入由5700元增加到10700元。
据悉,从2000年省国土资源厅组建后第一个土地整理项目试点开始,8年来全省350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遍地开花,总投资37.78亿元,建设总规模31.93万公顷,新增耕地6.24万公顷,增加耕地率达到20%,居全国之首。通过项目实施,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30万公顷,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明显提升。初步测算,项目区年粮食生产能力可增加20多亿斤,相当于甘肃省全年粮食生产总量。
目前,全省正在全力推进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的实施,着力搞好三江平原以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发展规模化水田为重点,松嫩平原西北部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松嫩平原中东部以提高耕地数量质量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中部山区和丘陵地带以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重点矿区采矿迹地、灾毁耕地和腾退宅基地复垦以及“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布局,力求把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打造成战略工程、民生工程、示范工程,在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