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枣庄市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将70%以上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补贴发展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今年全市完成保护性耕作24.6万亩,比去年增长1倍多,实现了连续3年翻番的好成绩。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群众认知度。市、区(市)、乡镇层层召开了不同形式的现场会、观摩会、演示会97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00次,培训技术人员1768人(次),培训农民17520人次;组织编写《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四大技术要点》等宣传培训资料;对重点乡镇、村庄巡回播放《保护性耕作在山东》光盘;发放宣传资料5.8万份;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已达53个、村465个,辐射人口79.9万人。
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普及应用步伐。年初,市农机局专门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跨越计划”的意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财政部门支持,纳入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和重要考核内容。滕州市农机和财政部门联合制定了保护性耕作示范方建设奖励办法;山亭区、台儿庄区等积极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对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进行累加补贴,并对农机作业进行补贴,对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整建制乡镇和村进行奖励。
强化技术服务,为推广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市农机局相继制定了三夏农机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导意见。各级农机技术人员积极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好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积极组织开展“一条龙”作业,优化机械配置,提高作业效率,为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普及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强化基地建设,推进整建制乡镇、村庄。各级农机部门按照“点增加、面扩大”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了示范基地建设,并在原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在每个乡镇和人口较多的村庄分别建立了示范基地,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拓展。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已达53个、村465个,其中整建制乡镇6个,整建制村庄 190个。
农机农艺结合,促进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双提高。按照玉米种植“一增四改”和玉米晚种、小麦晚收的要求,积极探讨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小麦播种相配套的作业技术路线,完善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减轻了农民劳动负担,使“三秋”变“两秋”,实现了玉米机收与小麦免耕播种“两促进、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