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陕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继续按照袁纯清省长提出的“综合统筹,板块推进,面上示范,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和还关中一片蓝天的总体目标,在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和禁烧区,建立万亩示范田,示范引导农民积极自觉利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扩大机械利用规模;建设示范基地,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合作社,促进秸秆产业发展;开展重点机械补贴,增加机械拥有量,扩大了机械化利用规模和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农业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项目计划任务已圆满完成。2009年共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5000余台,其中利用秸秆专项补贴资金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767台,建立万亩示范田22个,扶持秸秆利用合作社、示范企业20多个,全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900万亩,其中实施免耕硬茬播种技术750万亩,秸秆粉碎还田760万亩,加工秸秆饲草800万吨(折合利用面积约400万亩)。小麦秸秆机械捡拾面积达到100万亩,收贮秸秆10万吨。全省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53%,其中22个项目县的重点区和禁烧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了项目的各项计划任务。
示范宣传引导带动效果显着。通过示范田的示范引导和示范企业、合作社的产业化引导,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从示范田、示范基地、秸秆产业的应用效果中直观地看到效益,使更多的农民因得到秸秆利用的实惠而不再焚烧秸秆,促进了秸秆利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今年新增156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拥有量达到400多台,使小麦秸秆机械捡拾打捆技术的推广出现了热潮,涌现了一批5000吨、万吨秸秆利用示范企业和合作社,示范带动效果明显,促进了秸秆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使秸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通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显着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增收效果显着。既可季节性吸收大量劳动力,又可为种粮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5万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可以使60万农民收种季节直接从事机械作业而增收,1500万亩机械作业量、800万吨饲草加工量,夏秋两季可为农民增加10亿元收入。二是培肥地力。玉米硬茬播种、旋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1500万亩,使约1000多万吨秸秆直接还田,400万吨秸秆过腹还田,相当于施入N、P、K肥料100多万吨,有效地减少化肥投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三是减少废气排放。机械利用秸秆约1400万吨,将全省53%的小麦、玉米秸秆科学合理利用,每年减少约3.36亿立方米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促进了全省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了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通过机械加工,每年可生产800万吨饲草,可满足80万头牛饲草用量,节约粮食100万吨,提高畜牧产业效益,推进畜牧产业良性发展。
综合利用效果得到领导肯定。今年陕西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秸秆利用和禁烧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尤其是“三夏”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2009年6月6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长安区视察“三夏”机械化作业时对陕西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18日省委赵乐际书记在省委办公厅《陕西信息》第246期“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高速路和机场、大城市周边基本杜绝了秸秆焚烧”批示:今年夏收期间,焚烧秸秆现象得到遏制,应予总结、通报。9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第19期《要情通报》以《“三夏”期间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题向全省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