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1日举行,在当天揭晓的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名录上,4名普通工人农民榜上有名,摘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和往年一样,此次获奖者当中依然有一线工人和农民的身影,今年有2位一线工人和2位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他们分别是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康健、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的许杏桃和由中国农学会推荐的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郭玉富、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的吕平安。至此,共有14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获奖农民代表郭玉富获奖项目是自主研发的玉米收割机,他告诉记者,由于市场上买不到适合自己的玉米收割机,他就拿出自己的储蓄,针对相关需求研发出了这个产品。
他认为,目前很少有科学家能够到田地里了解农民需求,于是鼓励农民自主研发是非常重要的。
海归人才成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此外,从获奖情况来看,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才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在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58.3%;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留学归国人员比例达到60.7%。
自然科学奖10年空缺7次
连续空缺两年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终于有了得主,获奖项目为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崔鸿宾等人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过去十年中,该奖项累积空缺七次。
《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历时45年,由几代人完成的巨作,包含有5000多万字,收入31000多种植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一份植物志。遗憾的是,获奖时,钱崇澍、崔鸿宾早已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