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海南澄迈县农民李丕才每天都在自家的3亩辣椒地里忙活,为的是春节期间能卖个好价钱。在海南的冬天,几乎全省农民都像李丕才这样闲不住,“冬天种菜,既能丰富内地人的菜篮子果盘子,我们又能多赚钱!”李丕才的话简单质朴。
建省21年来,海南利用天然大温室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每年冬春季节,一车车的辣椒、茄子、豆角、哈密瓜、香蕉,跨越琼州海峡运出海岛,销往全国170个大中城市和80个国家地区。2009年预计瓜果菜出岛493万吨,同比增长5%,出岛产值154亿元,增长15.8%,创历史新高。农产品出岛拉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冬季的生产优势,使海南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人民冬季的‘菜篮子’。”海南省农业厅厅长肖杰说,热带经济作物也是海南农业一大特色,主要品种有橡胶、椰子、槟榔、胡椒、咖啡等,其中,天然橡胶海南产量占全国60%,胡椒、椰子、菠萝、槟榔等产量也占全国90%左右。
海南的畜牧业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11月25日,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通过农业部评估验收,12月17日获农业部授牌,成为我国首个畜牧业“无疫区”。在“无疫区”品牌的拉动下,2009年生猪出岛152万头,文昌鸡出岛2500万只,实现了肉产品从进岛到出岛出口的历史性转变。
海南还是全国的南繁育制种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制种专家和科研人员,前来海南开展种子繁育、加代、鉴定和科研生产活动,制种业面积13万亩,年均繁制各种作物种子2.6万吨,为全国种子改良和更新换代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