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马店镇工业集聚区内200多个工业项目挨肩比邻,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农业项目引人注目,它就是青岛绿洲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笔者对公司经理张铭溪进行了专访。
退休不褐色,发展养牛业
张铭溪,今年55岁,胶州市中云办事处人。1985-2003年在市烟草专卖局任业务科长,同年11月退休,在胶州湾工业园开办青岛开开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养了五年奶牛。2008年因为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开发胶州“少海新城”,公司用地被占用。2009年1月,他对当地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考察,觉得马店镇交通便利、园区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遂在北外环以北、碧沟河以东租赁土地70亩,租期30年,开始发展科技大棚。
建科技暖棚,种蔬菜收入百万
2009年投资500万元成立了青岛绿洲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3个拱棚和5个温室大棚。今年计划投资200万元,再建8个大棚,使大棚总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每个暖棚长90米,宽14米,高4米,土墙厚8米。即使在最冷的冬天,棚内常温28-30度,夜间温度15度,有利于作物生长。
去年投资15万元在公司内挖了一座50米的方型水塘,水深5米。投资20万元安装了自动卷帘机,投资20万元在每个暖棚内安装了喷淋系统,实现灌溉自动化。目前,公司种有两棚冬冠8号黄瓜,一棚大红袍西红柿,两棚荷兰7号、15号土豆,一棚草莓,一棚菜椒、农甜88号甜玉米、红油香椿等蔬菜。
张铭溪算起了经济账:“现在每天上市100多斤菜椒,每斤卖到4块多钱;每天上市400多斤黄瓜,每斤2.5元;每周上市300多斤西红柿,每斤3元,产品供不应求,日收入2000多元。春节前上市香椿,一斤得卖到50-60元。单棚收入5万元,预计全年收入80-100万元。”
借有机肥料,让中国蔬菜走出“国门”
张经理带我们走过一道门和两道布帘,进入温室大棚内,一眼就看到碧绿油嫩的秧苗,特别高兴,随即拍了几张照片。室外风雪交加,棚内生机盎然,简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张经理主动介绍说:“今年我们自己嫁接西瓜苗,年可提供南瓜根系嫁接西瓜苗5万余株,解决西瓜重茬的难题,可满足半岛地区广大种植户的需求。”
走出大棚,张经理指着东侧的空地说:“这里还有30多亩地,准备与青岛三福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合作,用有机肥种土豆、生姜、雪莲果等农作物,双方签订施肥、种植、购销合同,公司注册《绿色产品认证书》,为青岛地区的“菜篮子工程”做出贡献,让中国蔬菜走出国门,进入日本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