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二师积极抗灾自救水利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0-01-20   来源:盛世金农网   

  两节期间,在辽阳县小屯镇下平村种植大户周广宪家的山野菜大棚里鲜嫩的蕨菜和点缀其中的艳丽的西红柿相映成趣,正可以赶在春节期间上市销售,卖出好价钱。利用山野菜的空隙种植西红柿是他多年来通过立体种植试验取得的成功经验,这样每棚的效益可增收近万元,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周广宪种植山野菜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对山野菜种植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品种有山蕨菜、猫爪子等十多个。他家的山野菜种植区被市政府评为绿色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全镇的村民进行山野菜种植,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还有本溪、辽阳等地的粉丝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现在种植的这茬蕨菜是在11月末扣棚育苗的,预计在春节期间就可采摘上市了。由于老周种植的山野菜都是精细菜,直接销售到各饭店和大型超市,所以每斤的价格都在40元以上,这样近900坪的大棚可收入4万多元,效益非常可观。而老周并不满足,去年开始他又利用蕨菜种植的空隙,在其中套种西红柿,也是充分利用了蕨菜喜阴的生长特性。植株较高的西红柿可以在生长过程中为蕨菜遮阳,促进其生长。通过采用立体种植的方法后,平均每900坪的山野菜大棚可种植西红柿3000余株。西红柿的生长期在低温条件下将近4个月的时间,产量在1万斤左右,每年6月初上市时,按照往年每斤1元钱的价格计算,每棚就可增收近万元。

  据老周介绍,在追求大棚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他也颇费了一番脑筋。例如,西红柿喜欢较为干燥的环境,这与蕨菜的特性正好相反,怎样保持两者的平衡,老周采用了早浇水、中午通风和晾晒的办法降低湿度。而且这种办法还可以立体种植黄瓜,只要选对品种、科学栽植就可以获得高效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442-1.html

标签:农机 工作 取得 成效 建设 水利 抗灾 积极

上一篇: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达高峰6300万亩农田告别“靠天吃饭”
下一篇:昌都水利基础设施去年完成投资逾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