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让菜农买得起温室大棚
2010-01-22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迈进的关键阶段,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的重要载体,带来了“三农”发展的“三个解放”,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推动了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的深刻变化。

  一是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基本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2009年我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8.75亿千瓦,同比增长6.4%。高性能、大马力、复式作业的农机具增长迅速,农业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超过48.8%。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玉米机收、水稻机收、机插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突破,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农机作业领域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等扩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二是把农业从传统发展方式中解放出来,基本改变了靠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农业生产急需的薄弱环节倾斜,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小麦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每亩可节种3―4公斤;机械化深施肥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15%;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可减少损失3%左右。大型机械深松整地可使玉米亩增产100公斤;水稻机插秧亩增产达50公斤左右。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可提高生产效率20倍以上。去年“三夏”跨区机收为农民节省人工费40亿元,减少粮食损失50亿斤,农机手纯收入26亿元,共为农民增收近110亿元。

  三是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基本改变了多数农民搞饭吃的局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大大缓解了当前农业生产中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预计达到1.3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农机经营收入预计将达3800亿元。

  今天看来,农业机械化不单单是农业、农民、农村的事,也不单单是经济领域的事。近年来,中央财政农机补贴连年翻番,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130亿元,拉动地方和农民投入360亿元,直接带动农机工业产值增加490亿元,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约1130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我国农机工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销两旺,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1―10月,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3.3%,增幅在机械工业13个行业中列第一位。2009年全年农机工业产值同比增加20%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412-1.html

标签:农机 大棚 菜农

上一篇:设施农业曙光赤峰“闪亮”
下一篇:延庆县大榆树镇温室果蔬冰雪过后别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