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10年度调整结果答记者问
2010-01-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里了。这是我人生的选择。”安徽省凤阳县大王府村的大学生村官时全,看着大棚里已经熟透的圣女果、水果黄瓜、小西瓜,盘算着上市后的收益,脸上露出了微笑。

  2006年,即将从安徽农大园艺系毕业的时全,在一次偶然中看到凤阳县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我学的是园艺专业,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决心到农村大干一番。通过了笔试、面试等一系列选拔程序后,刚跨出校门的时全,成了凤阳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他背着一书包专业书到大王府村报到,担任村委会科技副主任。

  当时的凤阳县没有任何大型的蔬菜产地。而大王府村又邻近县城,方便蔬菜的运输和销售,加之自己的专业对口,何不带领村民进行蔬菜种植呢?走马上任的时全,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便把这个想法公之于众。

  2006年12月,时全和其他3位村官凭着所学的技术建起了12亩标准大棚,还大胆地种下了圣女果和水果黄瓜两种“高档”蔬菜。不过,农民们还是顾虑多多,从没有种过大棚蔬菜的他们,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10户菜农在时全的带领下搭起的蔬菜大棚。为了帮助这10户菜农,他从购买大棚、棚膜、种子、肥料、农药、种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到联系销售渠道,找车运输,在批发市场跟菜贩讨价还价,忙得不亦乐乎。一季下来,除去大棚的固定资产投入,10户菜农每亩平均收益4500元。

  这一下,把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大大调动起来,2007年5月,全村就有69户村民报名种植大棚蔬菜,新增蔬菜面积216.5亩,产品统一销往南京、合肥、蚌埠等地。实现每亩大棚年产值超过万元,比往年增收近8000元。

  有规模才有更好的效益。生产上规模,资金短缺、信贷难是最大的瓶颈。钱是农民最敏感的话题,也是时全最感到犯难的事。在充分了解民意和相关政策后,2007年年底,他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起成立了“大王府资金合作社”。一方面为解决农户应急资金难筹借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村民在信贷部门的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目前,合作社已筹资20多万元入社,为社员成功担保贷款16笔,累计90多万元,还先后向社员借出应急资金近20万元,帮助25户农民扩建了大棚,购买了急需的农用资料。

  “这个娃不简单啊,来村里不到两年,就带领我们搞起了200多亩大棚蔬菜。有见识、真能干!”村里的老百姓一说到时全,没有不跷大拇指的。

  “他走了,还能继续带着我们干吗?”大王府村民们担心起来。2008年11月,时全被任命为凤阳县农委副主任,成了一名“县官”。“我没走,也不会离开这里,我要和大家一起把‘大王府’的品牌做得更大、更强……”时全激动地告诉大家,他尽管是县农委副主任,但还继续担任这个“村官”,继续和大家在科技致富的道路上向前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400-1.html

标签:农机 年度 调整 结果 记者 推广 有关 负责人 国家 支持 农业部

上一篇:宗锦耀:农机化带来“三个解放”
下一篇:东方市09年水利冬修工作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