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农业补贴“三扩大”
●3年内消除金融空白乡镇
●现代农业建设明确两重点
●基础设施有新举措
●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机制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和中农办副主任唐仁健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据介绍,2009年全国农业农村形势好于年初预期,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工恢复就业好于预期,到2009年11月底,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经达到了1.52亿人。这次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心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出台的政策有6个新亮点。
――首次强调“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唐仁健说,这次文件不仅强调了“三农”投入总量,还明确提出了提高比例的要求。文件提出了“三个优先”,即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都要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据介绍,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达到了7161亿,同比增加了1200亿。唐仁健说,2010年“三农”投入的增幅肯定会有大幅度增加,会高于中央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农业补贴“三扩大”。文件提出,今年将扩大粮种补贴的品种,新增加了青稞、花生良种补贴,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扩大了农机补贴的领域,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扩大了补贴政策的受益范围,以前主要是在农区对农民进行补贴,今年将扩大到牧区、林区和垦区。
――农村金融服务新突破。这次文件首次提出3年内消除金融空白乡镇。目前全国有2945个乡镇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3年内将消除这些空白。明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宽业务范围,进行中长期信贷投放。加快培育各种新型的农村小、微型的金融组织的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明确提出两个重点。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放在水利上,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种业发展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举措。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今后财政要对“一事一议”给予奖补,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加快推进农田小型水利、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提速,推动建材下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90%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顺利开工。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文件提出推广“四议两公开”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发挥党员和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村支委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文件还强调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等。
统筹城乡,才能破解“三农”难题。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陈锡文说,一是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比如资金、人才、技术等等,更多地向农村覆盖。二是要打破城乡之间的藩篱,使更多的农民及时转为市民。努力使得基础设施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让农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陈锡文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化的发展偏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是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这次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有两个重点:发展重点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重要任务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
“现在‘拉着拉杆箱’的农民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不一样。”唐仁健说,这次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些“80后”、“90后”占农民工总数60%,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文件提出,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包括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三是要加强培训。“阳光工程”尽可能覆盖新生代农民工。文件也提出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的预备制的培训,作为劳动大军的储备。另外,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将惠及44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