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2010-02-03   来源:金华日报   

  前段时间虽是气温持续走低的严寒农闲季节,但在浦江县黄宅、郑宅、白马等乡镇的田野里,却人来车往、热闹非凡,许多果农忙着在葡萄田中搭建钢架大棚,为来年提升葡萄品质打好基础。

  近年来,浦江县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推进现代农业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引导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并将其列入县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对象。目前,全县已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48个,葡萄栽培面积扩大到2.2万亩,总产量突破3.5万吨,产值达1.86亿元。

  激起果农搭钢架热情的是当地蒋才文村的果农,他们创出了葡萄亩产值超过两万元的奇迹。蒋才文村地处浦江县东部,依山傍水,共500多人口,耕地面积300余亩。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部分农户开始种植葡萄。由于收入高、效益好,到1998年底,全村的耕地基本上都栽种了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县农业局因地制宜在指导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成立服务部的同时,要求果农严格遵照金华市《无公害葡萄生产标准》,对基地实行农资统一供应、技术统一服务、商标统一品牌、收购统一包装、市场统一销售。在生产过程中,县、乡、村三级农技干部在进行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合理控产和病虫综合防治等一系列技术辅导和培训的同时,提倡果农使用农家有机肥和生物、低毒、高效的农药,鼓励广大农户积极推广应用大棚覆盖、果实套袋、地膜保湿除草、安装滴灌等新技术、新设施,从而大大地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县农业部门又及时引导果农积极申报注册商标。通过现代化的设施、标准化的栽培、规范化的管理、品牌化的建设,使当地的葡萄不断向优质化和精品化发展。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该村95%以上的果园实施了标准化栽培。去年,该村村民蒋根荣种了8亩葡萄,通过设施化栽培亩产基本控制在1750公斤左右,按平均价12元计算,总收入达到了21000元,这让周边的许多果农刮目相看。

  浦江凤凰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副社长宣根水告诉记者,他家栽种了11亩葡萄,前年开始投产,去年初花5万元钱搭建了5亩钢架大棚。去年采收季节,刚好碰上连续的大雨,使成熟的露天葡萄损失惨重,价格一路走低,亩收入不到4000元;而设施栽培的大棚葡萄躲过了这一劫,平均亩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尝到甜头后,夫妇俩现在又投入6万元资金,把露天的葡萄都建成了钢架大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合作社的许多果农目前正在筹集资金,预计一半左右的葡萄田都将搭上钢架大棚。

  “以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弱势产业,如今的农业是靠科技支撑的新兴产业。对于葡萄来讲,我们已经开始从以前量的扩展,转变为现在质的提升。去年全县果农已先后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钢架大棚2000余亩,相信今年全县的葡萄一定能在品质提升上实现一个新的飞跃。”浦江县农业局局长张再创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244-1.html

标签:农机 资源 农村 倾斜 公共 推动 一号文件 解读 中央

上一篇:从一号文件看中国农民新年新实惠
下一篇:从一号文件看农民新实惠:造福亿万农民宏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