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区的上泗地区,提起郑户南,可谓家喻户晓。十三年前,他引进了杭州第一台日本洋马收割机,创办了杭州郊区第一家农机合作社,不仅走出了之江的农机化作业之路,更带着一支队伍走南闯北,成了近十年来享誉安徽、河南、云南、新疆、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的现代“麦客”。
不过,也许还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这位刚届“不惑”之年的现代“麦客”,又多了一重“身份”――专门收藏农具的“藏客”。据郑户南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他收藏的农具已有1000多件,其中光舂米的石臼就有600多只。
变身“麦客”十余年 种下“农具情怀”
和大多数收藏者不同,郑户南收藏农具,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他作为一名农民,对家乡农业发展、农村生活、生产方式转变史的深情与眷恋。
“儿时的我,每当看到父老乡亲面朝地背朝天,整天忙碌在繁重农活中时,总会想要助他们一臂之力,却又力不从心。直到1998年农业规模化生产,才让我找到了机会。”据郑户南回忆,当时西湖区转塘镇回龙村粮田大规模整理后,想实行机械化收割,以减轻粮农单门独户收割的负担。可是村里的钱有限,20多岁的郑户南拿出家里仅有的3万元钱,又向亲朋借了10多万元,购买了杭州市第一台日本“洋马”牌多功能收割机。
“洋马”开来那天,郑户南就在自家的2.5亩地里做试验。原本四五个人一起干,也要1星期才能完成的收割任务,“洋马”仅用了半小时就全部完成。“一边割麦,一边脱粒,成片的麦穗转眼留下的是一个个沉甸甸的麦袋。坐在‘洋马’上头,那感觉比现在坐在飞机上还好。”郑户南说,面对那种农机化带来的改变,只要是做过老底子农民的,都能兴奋得流下泪来。
第二年,郑户南又独资买进了当时全省第一台电脑化操控的日本“久保田”收割机,并和村里的收割机手谋划成立杭州市回龙农机合作社,开始跨区作业,前往全国各地提供收割服务。2008年及去年,他又相继购入两台功率更大、性能更优的收割机。
走进郑户南的库房,四台机子,都保养得很好。他说,这不是因为它们现在都还在“服役”,而是因为它们见证着之江农机化的发展,见证着之江农民是怎样从祖辈的农耕生活中走到现在的。十余年的“麦客”生涯,在郑户南心里播下了深深的“农具情怀”,也让他萌发了要把那些印刻着之江农耕时代印迹的农具,都收藏起来的念头。
收藏农机逾千件 留住农耕文化
2008年,之江地区重新布局带来了转塘等区块农户的大面积拆迁。郑户南瞅准这个机会,发动同事、家人一起广泛收罗村民们弃置的农机具。不管是耕耘类的犁、耙,还是昔日打草鞋的纺织架,又或是像独轮车那样的运输工具,只要是在之江农耕历史上发挥过作用的,他都不惜耗费资金,统统收入家里。
在郑户南的“藏品”中,最老的要算那部光绪年间的水车了。古朴厚重的车身上,写有“光绪二十五年”字样。“你不要看不上它,这水车在当时的之江也只有富裕的人家才有。弄一台水车,就相当于现在买宝马、奔驰。”
同样称得上古老的,还有一辆木轮子上裹着铁箍的独轮车。虽然车辕、车身已经陈旧乌黑,铁箍上也是锈迹斑斑,“不过收它还花了1500元呢。透过它,仿佛能看到当年农户在田间小道拉着粮食的喜悦。”郑户南笑着说。
石磨、风车、铁杈、竹罱、木锨和推板,筛子、簸箕、笸箩、木斗、蓑衣……随着数量越积越多,郑户南在承租的流转土地上架起棚子,专门摆放收藏的农具。就在今年年初,郑户南动起了开建农耕文化园的念头。他说:“我亲历了农民从简单农具耕作到逐步淘汰,进而以现代化农机代替的过程。但再年轻一点的人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也不了解这些农机具曾给农民带来的欢乐和幸福。我要把它们展示出来,让后辈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份有着之江特色的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