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棚培育西瓜苗效益好
2010-03-10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如果秸秆的出路没有的话,那么焚烧公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昨天,来自扬州市农科院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秀兰向记者透露,扬州农科院经过3年的田间试验,已经成功研制出秸秆还田的成熟技术。如果财政补贴到位的话,即可做到秸杆还田。

  秸秆没出路,公害难根除

  陈秀兰对于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危害,深有感触。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十分宝贵的庄稼秸秆似乎成了废物。于是,每到夏熟秋收时分,田间到处可见焚烧秸秆的浓烟,秸秆焚烧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Co、Co2、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严重地段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是全年均值的7倍以上,Co2浓度是全年均值的9倍以上。

  这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呼吸道、眼科疾病发病频发。特别在现在的农田大都离城区或道路较近。田间焚烧,城区道路一片浓烟,能见度急剧下降。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更有甚者,如果机场周围出现焚烧,那可能会造成飞机停飞。

  因此,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把“禁烧秸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每到夏熟秋收,环保部门及农村基层人员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动起一场围、追、堵、截的“全民战争”。但现实是,虽然天天巡查,虽然基层干部死看硬守。

  然而,“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状况未能彻底改变。陈秀兰分析,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在秸秆没有找到出路的情况下,农民只能将秸秆一烧了之。

  变废为宝,亩产还会提高

  多年前,扬州农科院开始研究秸秆还田的技术。该院组织专门的专家、技术人员,从收割、浸泡、栽培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

  经过长期的调研和试验,由机械化收获秸秆切碎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浸泡技术、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技术、机插秧技术、配套栽培技术等5项技术组合成的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技术,终于研究而成。

  连续三年的田间试验再次证明,该套集成技术不仅可有效解决秸秆变废为宝的问题。使用该技术后,水稻和小麦的单产量,平均比对还要比以往高出不少。

  彻底还田,财政亩补10元

  在实际的操作中,扬州农科院的研究人员测算出,若想要让秸秆彻底还田,机械作业的成本至少每亩田需增加10元。

  “如果没有相应的财政补贴,难免会受到农民的抵制。因为农民是不愿意掏这10元钱的。因此,补贴不到位,这项技术还会被搁置下来的。”陈秀兰对此有些担扰。

  在此次的全国两会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特地提出了专门建议:中央在惠农政策中,对一季秸秆全量还田的,每亩增加10元补贴。根据扬州市的实践,最适宜的补贴渠道为农机部门。谁作业,谁受益,还田一亩,补贴一亩,以环保和农业部门的验收数据为准。

  其次,将秸秆还田列入各地政府的综合考核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由地方财政奖励认真推动秸秆还田的基层单位和基层人员。

  此外,继续落实购买农机补贴政策,特别是用于秸秆还田的切、旋耕机和插秧机,推行机收割、机还田、机插秧、机植保“四机一体”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秸秆还田栽培技术指导,做到镇镇有现场、村村有示范、户户有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911-1.html

标签:农机 效益 瓜苗 培育 大棚

上一篇:政协委员话农机
下一篇:大棚里奏出春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