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温暖如春、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望着满眼嫩绿的芹菜、黄瓜、辣椒……我们感到欣喜不已,这里就是王稳庄镇二侯庄村的农业设施示范基地。作为城郊农业生产大镇,他们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不断寻求生态合理化,发展绿色农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农民调研建大棚
说起这里的蔬菜大棚,基地负责人就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是我们在区农林局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经过考察周边省市的蔬菜大棚,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实施建设的推广试验棚。”据了解,这个示范项目自去年五月份动工以来就边建设边生产,到十一月份一期项目基本建设完成,首批蔬菜已喜获丰收。随着大棚的试验推广,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四月动工,计划建成八十个温室大棚,主要进行香瓜、甜瓜等特色农产品的育苗种植。
“你们看看这个大棚和你们以往见过的大棚有什么不同?”基地负责人的一句话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这地上有很多管儿,还扣了膜。”“这顶棚上放的好像不是草帘子。”“这里怎么还有一块土坯墙呀!”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他自豪地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我们这种大棚独有的技术。像这个土坯墙,就是我们在建设时就地取材垒起来的,与普通砖墙相比,它的保温性能更好,不需要人工加热设施,更节能、更环保,即使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温度依然可以保持在10℃以上;还有棚上使用的保温被装有专门的卷帘器,与传统大棚相比节省了时间与人力。
盐碱地里长出了“绿苗苗”
望着绿油油的蔬菜幼苗,正在大棚里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在盐碱地里能种出优质蔬菜,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多亏了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我们改良土壤、科学育苗,才有了今天这满棚的蔬菜。”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为了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侯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筹集资金一百多万元建设温室大棚,通过跟踪市场变化,培育适销对路品种,算准上市时间,提前育苗种植。我们看到大棚内的芹菜、黄瓜等蔬菜长势良好,等待采摘上市。
蔬菜大棚有了“技术保姆”
要说这棚里的技术,农民感谢最多的就是农业技术人员,从考察到技术引进,从育苗到栽种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扶持与帮助。技术人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滴灌覆膜技术。通过地上分布的管道给水,不会影响大棚温度下降,保证给水均匀,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同时,每个大棚还都配备了高效能的施肥罐,通过管道均匀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育苗室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一株株幼苗正在吐露新芽,技术人员骄傲地告诉我们,这里的育苗成功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实现了秧苗的自给自足。基地负责人高兴地说:“虽然我们没有种过大棚蔬菜,基地也才刚刚起步,但这棚里的菜有了农业技术人员这些‘保姆’,农民就像吃上了‘定心丸’,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儿就越来越足了!”
一路走、一路看,一个个大棚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农民们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让我们看到了设施化农业的未来和希望……
农民调研建大棚
说起这里的蔬菜大棚,基地负责人就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是我们在区农林局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经过考察周边省市的蔬菜大棚,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实施建设的推广试验棚。”据了解,这个示范项目自去年五月份动工以来就边建设边生产,到十一月份一期项目基本建设完成,首批蔬菜已喜获丰收。随着大棚的试验推广,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四月动工,计划建成八十个温室大棚,主要进行香瓜、甜瓜等特色农产品的育苗种植。
“你们看看这个大棚和你们以往见过的大棚有什么不同?”基地负责人的一句话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这地上有很多管儿,还扣了膜。”“这顶棚上放的好像不是草帘子。”“这里怎么还有一块土坯墙呀!”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他自豪地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我们这种大棚独有的技术。像这个土坯墙,就是我们在建设时就地取材垒起来的,与普通砖墙相比,它的保温性能更好,不需要人工加热设施,更节能、更环保,即使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温度依然可以保持在10℃以上;还有棚上使用的保温被装有专门的卷帘器,与传统大棚相比节省了时间与人力。
盐碱地里长出了“绿苗苗”
望着绿油油的蔬菜幼苗,正在大棚里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在盐碱地里能种出优质蔬菜,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多亏了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我们改良土壤、科学育苗,才有了今天这满棚的蔬菜。”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为了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侯庄村在政府的支持下筹集资金一百多万元建设温室大棚,通过跟踪市场变化,培育适销对路品种,算准上市时间,提前育苗种植。我们看到大棚内的芹菜、黄瓜等蔬菜长势良好,等待采摘上市。
蔬菜大棚有了“技术保姆”
要说这棚里的技术,农民感谢最多的就是农业技术人员,从考察到技术引进,从育苗到栽种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扶持与帮助。技术人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温室大棚的滴灌覆膜技术。通过地上分布的管道给水,不会影响大棚温度下降,保证给水均匀,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同时,每个大棚还都配备了高效能的施肥罐,通过管道均匀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育苗室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一株株幼苗正在吐露新芽,技术人员骄傲地告诉我们,这里的育苗成功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实现了秧苗的自给自足。基地负责人高兴地说:“虽然我们没有种过大棚蔬菜,基地也才刚刚起步,但这棚里的菜有了农业技术人员这些‘保姆’,农民就像吃上了‘定心丸’,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儿就越来越足了!”
一路走、一路看,一个个大棚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农民们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让我们看到了设施化农业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