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由于2009年山西省出台了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灌溉电价每千瓦时由0.269元降到0.006元,水价由每立方米0.507元降到0.25元的这一利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用水积极性。因此,农业灌溉的硬件得到有效恢复与提高。2009年,我省实灌面积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
山西省十年九旱,如何对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让农民增产增收,水利灌溉至关重要。为此,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业灌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新扩建灌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泵站灌区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的顺利出台等等,使我省农业灌溉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家”底
为全面摸清我省农业灌溉整体情况,合理确定我省农业灌溉发展目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省水利厅于2009年9月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利系统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行逐乡、逐村、逐处农业灌溉情况的全面摸底调查,历时一个月的摸底调查,把全省的农业灌溉“家”底摸了个一清二楚。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11个市,下辖115个农业县(市、区)、1285个乡镇、2.8万多个行政村、4.8万多个自然村,总人口3277万人,农业人口2384万人,耕地面积5561万亩。现有各类灌溉工程8.3万多处,受益乡镇1036个、行政村1.3多万个、自然村1.5万多个、受益人口1573万人,有效灌溉面积1791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2%,农业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75亩。
2008年全省实际灌溉面积1418万亩,其中地表水灌溉面积498万亩,地下水灌溉面积92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实灌面积0.59亩。这一年,我省农业灌溉总用水量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亿立方米,亩均261立方米;地下水20亿立方米,亩均217立方米。
目前,山西省共有大中型灌区178处,其中自流灌区109处,泵站灌区69处,受益区涵盖10个市、73个县(市、区),有效灌溉面积939万亩,其中井灌面积373万亩。小型自流灌区2422处,有效灌溉面积87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内35处,面积2万亩。小型泵站灌区2874处,总装机5025台,装机容量14.26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23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内511处,重复面积80万亩。灌溉机井7.814万眼,有效灌溉面积1067万亩。集雨灌溉工程5.3359万眼(座),蓄水容积270万立方米,补充灌溉面积9万亩。
水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食物之本、生命之基,水是农民的胆。如果没有水,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无法保障,更谈不上农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应该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实,农村的贫困,虽然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靠天吃饭”,缺少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工夫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此,围绕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按照“用好老灌溉区、建设新灌溉区、改造和修复旧灌溉区”已成为眼前我省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最当紧的事。
山西省现有大型灌区11处,从北到南依次为册田、桑干河、滹沱河、潇河、汾河、文峪河、汾西、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和大禹渡灌区。这11处大型灌区全部列入了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规划,规划投资54.22亿元,规划面积625万亩。
目前,山西省共有大型泵站6处,全部位于运城市,6处泵站分别为尊村、夹马口、大禹渡、禹门口、西范和汾南泵站,总装机341台,装机容量20.11万千瓦,设计提水流量每秒138.9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5万亩。6处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投资10.3亿元。
2009年,我省加快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步伐,使这个十年九旱的省份能再增加些水浇地惠及百姓。在老灌溉区改造方面,继续加快汾河、潇河等十大灌溉区续建配套和六大泵站的工程建设改造。同时,继续加快夹马口北扩、北赵引黄、禹门口东扩等大型灌溉区建设步伐。
2009年7月,夹马口北扩工程建成投产,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北赵引黄灌溉工程主体完工,新增灌溉面积6万亩,2010年全面配套后可新增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措施,到今年底,将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0万亩,实现全省农业人口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
曙光
解决沿黄地区提黄水价电价过高的问题是政府一直关注的大事,而且也是沿黄地区老百姓多年的期盼。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项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惠及沿黄百姓的高扬程泵站灌溉电价补贴政策,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策规定凡享受优惠电价的泵站灌区,计费水价每立方米不超过0.25元。仅灌溉电价水价补贴一项,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这一政策的施行,不仅解决了国家建得起工程、农民浇不起地的状况,而且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利专家介绍,这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初步估算,2011年后惠民效益大增,每年可为农民减轻水费负担2.8亿元。2009年冬浇灌溉,就可减轻农民负担近亿元。
另外,为解决全省区域水利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变吕梁山区老百姓守着黄河无水用、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200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省水利厅经过认真调研,反复研究,编制完成了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规划。确定在西山沿黄忻州、吕梁、临汾3市11县建设145处中小型提黄泵站灌区,可有效解决沿黄地区极度缺水问题。
该规划从2010年先期开工建设23项试点工程,“十二五”期间用五年时间全面实施。这批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使沿黄11县187万农业人口人均水浇地从0.16亩增加到0.8亩,为该地区大面积的红枣、果树、核桃等经济林提供灌溉保证,而且还为西山沿黄地区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省十年九旱,如何对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让农民增产增收,水利灌溉至关重要。为此,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业灌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新扩建灌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泵站灌区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的顺利出台等等,使我省农业灌溉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家”底
为全面摸清我省农业灌溉整体情况,合理确定我省农业灌溉发展目标,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省水利厅于2009年9月组织开展了全省水利系统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行逐乡、逐村、逐处农业灌溉情况的全面摸底调查,历时一个月的摸底调查,把全省的农业灌溉“家”底摸了个一清二楚。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11个市,下辖115个农业县(市、区)、1285个乡镇、2.8万多个行政村、4.8万多个自然村,总人口3277万人,农业人口2384万人,耕地面积5561万亩。现有各类灌溉工程8.3万多处,受益乡镇1036个、行政村1.3多万个、自然村1.5万多个、受益人口1573万人,有效灌溉面积1791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2%,农业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75亩。
2008年全省实际灌溉面积1418万亩,其中地表水灌溉面积498万亩,地下水灌溉面积92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实灌面积0.59亩。这一年,我省农业灌溉总用水量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亿立方米,亩均261立方米;地下水20亿立方米,亩均217立方米。
目前,山西省共有大中型灌区178处,其中自流灌区109处,泵站灌区69处,受益区涵盖10个市、73个县(市、区),有效灌溉面积939万亩,其中井灌面积373万亩。小型自流灌区2422处,有效灌溉面积87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内35处,面积2万亩。小型泵站灌区2874处,总装机5025台,装机容量14.26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23万亩,其中大中型灌区内511处,重复面积80万亩。灌溉机井7.814万眼,有效灌溉面积1067万亩。集雨灌溉工程5.3359万眼(座),蓄水容积270万立方米,补充灌溉面积9万亩。
水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食物之本、生命之基,水是农民的胆。如果没有水,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无法保障,更谈不上农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应该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实,农村的贫困,虽然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靠天吃饭”,缺少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工夫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此,围绕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按照“用好老灌溉区、建设新灌溉区、改造和修复旧灌溉区”已成为眼前我省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最当紧的事。
山西省现有大型灌区11处,从北到南依次为册田、桑干河、滹沱河、潇河、汾河、文峪河、汾西、禹门口、夹马口、尊村和大禹渡灌区。这11处大型灌区全部列入了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规划,规划投资54.22亿元,规划面积625万亩。
目前,山西省共有大型泵站6处,全部位于运城市,6处泵站分别为尊村、夹马口、大禹渡、禹门口、西范和汾南泵站,总装机341台,装机容量20.11万千瓦,设计提水流量每秒138.9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5万亩。6处泵站更新改造规划投资10.3亿元。
2009年,我省加快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步伐,使这个十年九旱的省份能再增加些水浇地惠及百姓。在老灌溉区改造方面,继续加快汾河、潇河等十大灌溉区续建配套和六大泵站的工程建设改造。同时,继续加快夹马口北扩、北赵引黄、禹门口东扩等大型灌溉区建设步伐。
2009年7月,夹马口北扩工程建成投产,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北赵引黄灌溉工程主体完工,新增灌溉面积6万亩,2010年全面配套后可新增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措施,到今年底,将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0万亩,实现全省农业人口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
曙光
解决沿黄地区提黄水价电价过高的问题是政府一直关注的大事,而且也是沿黄地区老百姓多年的期盼。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项经过反复论证和调研,惠及沿黄百姓的高扬程泵站灌溉电价补贴政策,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政策规定凡享受优惠电价的泵站灌区,计费水价每立方米不超过0.25元。仅灌溉电价水价补贴一项,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这一政策的施行,不仅解决了国家建得起工程、农民浇不起地的状况,而且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利专家介绍,这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初步估算,2011年后惠民效益大增,每年可为农民减轻水费负担2.8亿元。2009年冬浇灌溉,就可减轻农民负担近亿元。
另外,为解决全省区域水利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变吕梁山区老百姓守着黄河无水用、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200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省水利厅经过认真调研,反复研究,编制完成了西山沿黄地区黄河水利用规划。确定在西山沿黄忻州、吕梁、临汾3市11县建设145处中小型提黄泵站灌区,可有效解决沿黄地区极度缺水问题。
该规划从2010年先期开工建设23项试点工程,“十二五”期间用五年时间全面实施。这批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使沿黄11县187万农业人口人均水浇地从0.16亩增加到0.8亩,为该地区大面积的红枣、果树、核桃等经济林提供灌溉保证,而且还为西山沿黄地区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