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川北阳光明媚,从广元市利州区到旺苍县的道路两旁,铺满了金色的油菜花,其间点缀着一些已经犁好的空地。“那些都是为育秧苗预留下来的地。”
气温还不稳定,偶尔袭来的凉风还带着寒意,利州区大石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机声隆隆,扦插黄瓜幼苗的农妇额头微微出汗。
园区内早耕早上市
占地面积2000亩的南园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利州区大石镇青岩村、前进村区域内,是大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一部分,目前主要经营三大版块: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技术研发农业。
虽然外部气温仍低,但因为阳光充足,大棚中一直保持在16到
“地热线加热,滴管带将营养基质带入锯木面培养基中,实现无土栽培。”冉太海指着员工手中的黄瓜幼苗说:“这是水果黄瓜,去年11月份就开始育苗,冬天地温低,黄瓜种子不能发芽,就采用地热线催化,可以缩短30天的生长周期。包括樱桃番茄、七彩椒都是这样。这样园区的蔬菜就能提前一个多月上市,填补这段时间蔬果的空档。我们40个大棚中的番茄苗现在已经有
同样是一个大棚的工作量,移栽幼苗往往需要三四个人同时劳作,而翻土犁地则只需要一个人。青岩村村民张国民就是其中一员,他手持微耕机,正在将地上的土翻起来,随后他将使用旋耕机将翻起来的泥土打碎。两个大棚1亩地,他只需要1天可以犁完。“小农机,我们也容易学习操作,比用牛犁地省力多了。”
田野间修渠备农资
“现在距离开始春耕还有半个多月。”王广华告诉记者,今年虽然利州区也出现旱情,但比起川南地区要好得多,所以村民们仍然大多选择了大春种植水稻。他家一共2亩地,其中1亩多用作种植水稻,预留了5厘地用作育秧。
位于利州区偏东方向的旺苍县,似乎春天还要更迟一些,庄稼地里侍弄田土的人不多,大多数村民集中在修筑沟渠的工地上。“春耕还要半个月,现在我们要把灌溉的沟渠维修好。”旺苍县张华镇大地曙光联合村村主任李其友正带领着村民修筑灌渠,村里还未出去打工的青壮年都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告诉记者,大家都是义务出力,虽然修好灌渠后,他们都将出去打工,但是家中的父母和妻子还将继续种菜种粮,“为他们创造点条件,也是应该的!”负责搬运石块的村民李其元憨厚地笑了。
李其元家里一共2亩地,妻子已经为春耕备好了种子和化肥。“买了3斤水稻种子,260斤化肥,今年种子涨价啦,一包(
一起修筑灌渠的村民李善明还没有准备春耕农资,不过他并不着急。“到时候请人耕田,两亩多地一天就犁好了,种子化肥和农机不急着买,镇上随时有卖,现在有钱了,不怕买不到!”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自己的腰包,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