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蔚县大棚杏成熟期提前一个月
2010-03-24   来源:江西日报   

  “工业模式”推进南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在南昌县,正忙于春播备耕的农户多了一项新选择:3月22日一大早,南昌县种粮大户涂金龙便赶到位于该县泾口乡小莲村的标兴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合作社预定了100亩农田的秧苗,并委托合作社为其提供耕地、插秧、收割等全套机械化耕作服务。

  “工业模式”播种育秧,破解机械插秧瓶颈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民购买农机的高额补贴,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农机耕地、收割。在南昌市,全市农田机耕、机收面积已分别达到80%、65%,但机插面积却仅有6%。因机械插秧对秧苗长度、大小是否整齐划一,对根部土壤的多少等均有标准,而绝大多数农户自己培育出来的秧苗则很难达到要求,致使机械化插秧不易大规模推行。

  今年2月,南昌县泾口乡小莲村标兴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50余万元,建立了1个标准化播种车间与33个育秧大棚。合作社负责人陶成标告诉记者,在播种车间,通过流水线式的播种机作业,可将水稻种子均匀地播撒到装有营养土的育秧盘内,随后再将其移入恒温12℃的育秧大棚内。20余天后,便可将秧苗整齐地装入插秧机内,实行规范化的机插作业。同时,合作社还可根据各地农田的土壤特点与农户对不同良种的需求,预先与农户签订秧苗订购协议,按需育秧。这一全新的育秧模式受到周边农户的欢迎,目前合作社已接收预定生产秧苗1000亩。

  车间式的播种育秧,破解了机械插秧的瓶颈,促使整个耕作方式――耕地、播种、育秧、插秧、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让机插成为春耕主角,“专业合作社”大有可为

  据悉,在南昌市,包括陶成标所在的标兴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5个农业生产基地实现了类似的全程机械化耕作方式。

  陶成标原是南昌县泾口乡小莲村的一位种粮大户,9年前开始承包农田。2007年,陶成标与同县60名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组成了标兴农技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自己农田的同时,为周边县乡的6000多亩农田提供耕地、收割服务。合作社现已拥有农机158台,2009年实现纯收入130余万元。

  南昌市农机化管理站站长周静告诉记者,截至2009年底,全市480万亩农田中,机耕、机收、机插使用面积分别为417万亩、339万亩、32万亩,分别达到80%、65%、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此前机插作业存在的技术难题是机插率相对较低,随着这一难题的破解,机插率将有望迅速提高,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农田耕作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746-1.html

标签:农机 一个 提前 大棚

上一篇:山东沂源:风能灌溉让果树“低碳用水”
下一篇:菜苗拔节大棚内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