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省长栗战书就加快新型农机制造产业发展进行调研
2010-04-01   来源:重庆市农机推广中心   

  春耕农忙季节,市农机办副主任关力同志带领市农机办任军、黄自力、杨培成、胡腊全等同志,于2010年3月10至3月26日,先后深入永川、荣昌、大足、双桥、巴南、南川、綦江、万盛、云阳、奉节、巫山、巫溪12个区县,实地督查、指导以上区县今年水稻机插秧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听取农业机械推广、安全监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机化工作汇报,广泛开展工作调研,交换工作意见。从督查情况看,尽管目前这12个区县的机插秧工作进度不一,渝西的永川、大足、荣昌等地的机插育秧工作基本结束,秧苗长势良好,渝东北的云阳、奉节等地受地势和气候影响,机插育秧时间稍晚一些,但总体工作进展顺利,任务分解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主要特点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格考核

  推广机插秧以来,尤其是去年底全市机插秧工作会议后,今年的机插秧工作得到了大部分区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加强对机插秧工作的领导。各区县成立了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机插秧工作的总体规划、方案制定、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及协调解决问题。永川区、大足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任领导小组组长;南川区、万盛区、綦江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督促机插秧工作;巫溪县、荣昌县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参加机插秧工作汇报会,部署机插秧工作。二是落实了工作责任。各区县以政府正式文件把今年的机插秧工作纳入了政府对镇(乡)、街道的目标考核,并实行分片负责制,确保了机插秧推广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到位。

  二、资金扶持,积极推动

  为了更好的推动今年的机插秧工作,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上全力支持,有的区县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有的打捆使用农发资金,用于推进机插秧工作。如永川从农发资金中拿出800多万元,对4万亩机插秧示范片每亩补贴200元。大足县也对今年的机插秧作业每亩补贴3元。荣昌县财政今年不仅安排了3万元的机插秧工作经费,还安排专项资金对机插秧示范片内的每亩补贴100元。大部分区县还在中央和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对购置插秧机追加10%―15%的补贴,对购买秧盘追加20%―50%的补贴。通过政府财政扶持,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机插秧工作顺利开展。

  三、积极探索,创新模式

  各区县因地制宜,借鉴江津区机插秧工作的经验,农机与农技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域特点的机插秧推广新模式和新方法。如:巴南区推广规模化经营和有偿栽插结合的机插秧模式,推行“六个结合”,实行“八个统一”。永川区实行“七统法”,推行“六个一”,创建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20个,探索“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南川区和大足县积极引进久保田牌自动电动机插秧育秧机(久保田5R-501C)进行机械化育秧实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插秧和实施商品化育秧进行可行性探索。奉节县以红土米业公司种粮大户进行大面积的机插秧推广示范,有效促进当地机插秧工作推进。大足县尝试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农户的水稻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取农户一定数量作业费的模式。永川区和荣昌县还探索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以机械化生产作业为农户代种水稻,最后返还农户一定数量稻谷的模式。

  各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推进机插秧工作乃至农机化工作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土地撂荒的问题,也解决了一家一户无力购买大中型、高性能农机装备和农机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更解决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出路和发展壮大的问题。积极探索机插秧推广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为推进重庆市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651-1.html

标签:农机 产业发展 进行 调研 制造 战书 加快 新型 黑龙江省

上一篇: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保持商城县农机合作社良好发展势头
下一篇:甘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农机新知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