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字当头”抢先机。今年,原州区把握时令,早规划,早安排,早行动,确保了搭棚早,育苗早,定植早。张易镇黄堡拱棚示范园区498栋拱棚于3月底全部完成种植;三营镇孙家河拱棚示范园区50栋拱棚于4月5日前全部完成定植;清河镇郑磨村990栋拱棚已完成定植960栋,占97%;头营镇二营育苗中心已完成西芹、番茄、辣椒、甘蓝等育苗430万株,可满足1200亩定植需求。截至4月中旬,全区近3万栋拱棚全面完成定植任务。为切实达到拱棚“春提前”生产,争取年内种植两茬,提升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一园一品”新格局。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形成了清河镇郑磨园区以萝卜为主、头营镇杨郎园区以西甜瓜为主、三营镇孙家河园区以番茄为主、彭堡镇姚磨园区以西芹为主、张易镇黄堡园区以马铃薯为主的“一园一品”新格局。
农民增收“铁饭碗”。原州区设施农业建设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扩规模、创品牌、强服务、拓市场”的思路,坚持政府推动和典型引导,老园区抓提质增效,新园区抓建设进度,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品种茬口安排日趋合理,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市场销售体系逐步建立。各园区蔬菜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全区日光温室棚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2万元;拱棚亩均纯收入3000―5000元,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饭碗”。
“一园一品”新格局。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形成了清河镇郑磨园区以萝卜为主、头营镇杨郎园区以西甜瓜为主、三营镇孙家河园区以番茄为主、彭堡镇姚磨园区以西芹为主、张易镇黄堡园区以马铃薯为主的“一园一品”新格局。
农民增收“铁饭碗”。原州区设施农业建设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扩规模、创品牌、强服务、拓市场”的思路,坚持政府推动和典型引导,老园区抓提质增效,新园区抓建设进度,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品种茬口安排日趋合理,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市场销售体系逐步建立。各园区蔬菜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全区日光温室棚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2万元;拱棚亩均纯收入3000―5000元,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