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苏省将对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实施保费奖励
2010-04-28   来源:中安在线   

  卖菜难,菜难卖,这是菜农的一道“难题”。但这难题,在无为20万菜农手中却显得并不太难,他们不仅牢牢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把蔬菜“卖”到了国外市场。

  抢占市场“制高点”

  无为不仅是农业大县,也是蔬菜生产大县。该县3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大棚蔬菜就有15万亩,产量30万吨。近年来,该县开展“白色工程”和“百棚竞赛”等活动,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面积由2000年的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万亩,引进早中晚、名特优奇50个新品种。不过几年的时间,这个县的大棚蔬菜便“悄悄”实现了“升级换代”。同时,棚体也进行了更新换代,80%以上的大棚蔬菜基地新建了钢架、菱镁大棚,不仅增大了棚内空间,还进一步提升了棚内温度。截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白茆的乳瓜,二坝的韭菜、辣椒、萝卜、毛豆,福渡、白茆的蒌蒿、大蒜、草莓等为中心的6大生产基地。

  在无为,一个大棚蔬菜基地除去换茬10-20天,一年可以采收10个月。当露地蔬菜下市时,无为的大棚蔬菜就提前半个月抢先一步,占领蔬菜市场。

  领取市场“通行证”

  2009年4月,无为白茆、二坝、汤沟、福渡等地的大棚蔬菜喜结“娃娃亲”,被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合肥等地的客商划片承包,合同数量达5万吨。客商们冲的就是无为的无公害大棚蔬菜这块金字招牌。

  这几年,无为大棚蔬菜就像是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播种、育苗、栽植、施肥、病虫防治、控制数量、适时采收等全程标准化生产,哪一步都马虎不得。近年来,该县又推广了县农委和安徽农业大学共同研究引进的生物有机肥料新技术,嫁接新技术、bva棚膜新材料、co2气肥新材料。这些生物应用技术和无公害生产的新技术、新材料,大大提高了无为大棚蔬菜的内在品质。

  近年来,无为在全国大棚系列蔬菜中评选独领风骚,连连夺魁。2000年露仙甜蒜籽、乳瓜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加工的蔬菜产品均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近两年,巢湖绿生园食品公司不仅拿到了“绿色食品”证书,还通过省和国家商检拿到了世界“通行证”,每年有4000多吨大棚无公害蔬菜产品远销日本和欧美市场。

  培育市场“独一枝”

  说大棚蔬菜无公害,在无为已不稀奇。说大棚蔬菜有五彩颜色和奇特品种,要不是耳闻目睹,很难相信。

  日前,笔者来到二坝镇蛟矶村管大强的蔬菜大棚里,好像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红色的、橙色的、紫色的、青色的、绿色的,五颜六色,应有尽有。户主老管告诉笔者,当露地蔬菜还未上市,大棚里的西红柿已鲜红鲜红的了,还有紫色的茄子,一个个吊在枝叶下面,就像是紫色的灯笼。他告诉笔者,他种的1.4亩蛇豆,亩均产值8000元,1.2亩抱子甘蓝亩均产值6000元,1.1亩芦笋亩均产值6000元。在白茆镇江坝社区吕承新的蔬菜大棚里,老吕告诉笔者,他种的五彩椒有4种色彩,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青色,还有食用芦荟,吃了能美容,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市场行情怎么样?”谈起这个话题时,老吕的脸上笑开了花:“连续三年,我家的大棚蔬菜都被芜湖和合肥的客商全包了,5.6亩大棚蔬菜,年收入就达6.5万元。”在无为,像老管和老吕这样的大棚蔬菜为数不少,他们出“奇”制胜,五彩椒,牛蒡、食用仙人掌、樱桃番茄,圆瓠子、广东菜薹、抱子甘蓝等50多个优新品种在蔬菜市场独领风骚,既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又让菜农自己“狠狠”地赚了一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395-1.html

标签:农机 实施 奖励 保险 农业 将对 高效 设施 江苏省

上一篇:岷县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步伐
下一篇:我县480栋受灾大棚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