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六师首次采用膜下滴灌播种水稻
2010-05-07   来源:云南网   

  弥勒县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科技农业。目前,全县已发展设施农业162407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9%,改种补种农作物5300亩,农作物施用抗旱剂面积7127亩。

  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给弥勒县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该县因此提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力改靠天吃饭的局面,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该县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项目,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节水抗旱和雨季来临前大春生产蓄水作准备。

  县里大力发展以蔬菜、花卉为主的大棚、中棚设施农业,促进大春作物增产增收。在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162407亩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144728亩,葡萄避雨栽培面积1766亩,蔬菜、花卉为主的大棚种植面积15023亩,其中,喷(滴)灌设施栽培达8953亩,占了蔬菜、花卉大棚种植面积的近60%。全县已初步建立了以花卉、蔬菜和瓜果等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培育起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芦笋、辣椒、莲藕等品牌蔬菜。

  弥勒大力推广喷灌、管灌、滴灌等农业节水灌溉耕作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漏失率。在水稻、玉米和蔬菜上推广一系列大春抗旱节水高产作物良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与品种,增强抗旱能力,对已种作物和即将播种的作物,宣传推广中耕和镇压保墒,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和旱地龙、旱育保姆等抗旱药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合理搭配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做到水肥协调,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保水能力,减少叶面蒸腾,提高抗旱效果。全县相继组织大春科技培训43647人、685次,比上年增加19150人、223次,印发技术资料20515份,出黑板报668期,广播电视宣传2797次,为农业转型升级抗旱增效奠定了科技基础。

  今年以来,该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耐旱高效农业作物。县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制定抗旱管理措施,因地制宜推广扩大水改旱种植面积和晚秋种植面积,增加烟后套种秋玉米、秋马铃薯、秋豆类等作物面积,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积极运用间套种等节水、增产增效科技措施,抓好农作物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项目的实施。指导农户抢种和发展蔬菜、薯类、鲜食玉米、青饲作物等生育期短的作物种植。全县先后推广地膜覆盖20万亩,其中玉米地膜覆盖8万亩;水稻旱育秧6000亩全覆盖;节水剂旱育保姆5万亩、喷灌滴灌3万亩、防雹设施5000亩。弥勒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确保了粮食稳定,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23.8万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277-1.html

标签:农机 滴灌 采用 首次 农六师

上一篇:庆阳政协提出:以“绿色发展”破解水资源匮乏难题
下一篇:洪洞强力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投资2.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