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我国将加快推广超级稻 今年种植面积力争超过1亿亩
2010-05-13   来源:丽水日报   

“过去种菜,产量质量年年都一样,而且一到冬天农民就没活干,现在菜地一年到头都不闲着,收的菜一茬接一茬,单是茄子一项,去年就每亩增收近万元。”最近,莲都区碧湖镇郎奇农家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金林美,正忙着将打包的长豇豆运往上海。作为莲都区“设施农业”的先行者,郎奇合作社的效益在2年内翻了近一番。

郎奇合作社是莲都区蔬菜产业向设施化方向发展的示范合作社,与全市逾2万菜农保持着合作关系。“莲都区蔬菜种植历史很长,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菜园子’,很多菜农长年奔走在城乡间,赶集卖菜。但是由于规模小、种植分散、产品档次不高,蔬菜产业很难形成规模发展。”金林美说。

针对现状,2008年,莲都区农业局积极帮助郎奇合作社在蔬菜基地搭建钢管大棚,引导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目前已经建成了450亩的蔬菜钢管大棚设施,生产出的大棚蔬菜价格超出过去露天蔬菜价格的20%以上,让菜农们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为了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我们还创新尝试了‘大棚蔬菜周年多茬栽培’的模式,让农民一年四季都有收成。”据莲都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莲都区的菜农在种完丝瓜、黄瓜、苦瓜等瓜类蔬菜后,可以紧跟着种茄子,茄子丰收后可以换种长豇豆,真正实现了“四季如春”。

  不仅如此,莲都区农业部门还在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引入了大棚微灌法等先进种植技术,有效控制了棚内土壤“返盐”现象,实现了“肥水同灌”。“早春的时候,我们还施用了二氧化碳颗粒肥,增加了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蔬菜生长发育、减少落花落果。夏季高温季节,我们就在大棚顶部覆盖黑色遮阳网,并用生物性诱剂等方式防治棚内病虫害。”据金林美介绍,莲都区农业局还派出了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蔬菜大棚进行跟踪管理、无害化施肥施药,确保了蔬菜的品质。

  “一公斤丝瓜去年只能卖9.6元,今年涨到了11元,亩均增效达到了4200元,一公斤苦瓜去年卖6元,今年涨到了7.6元,亩均增效达到了4800元……”金林美扳着手指向记者算了一笔笔增收账,“450亩大棚菜,平均一茬的每亩增效达到了4650元,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都开始着手建大棚、发展设施农业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1202-1.html

标签:农机 面积 力争 超过 种植 今年 加快 推广 超级稻 我国

上一篇:农业部启动全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
下一篇: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