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持续大面积降雨造成安徽小麦产区麦收再次推迟
2010-06-10   来源:水利部   

海东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业区。近年来,海东地区大力开展以农业节水为主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全区农业用水效率有了一定提高,农业节水各项指标明显提升。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35提高到2008年的0.45,为全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地区建设的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节水工程,推动了面上农业节水工作的普及开展。全区各县还大力推广以全膜覆盖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有效解决了“集雨、保墒、增温”三大问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由传统抗旱向科技抗旱的转变,并使之成为浅山干旱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子。

同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意识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区已成立用水户协会40多家,参与农户近9万户,管理灌溉面积近38.8万亩。通过将田间工程的管理和使用权交给用水户协会,让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末级渠系责任主体“缺位”的问题,实现了政府、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的“三赢”。

海东地区按照地委、行署的总体部署和“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现已经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六县农业示范园区已经完成投资7.17亿元,其中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共16项,投资4039.14万元。与此同时,全区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实行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通过灌区“两改一提高”(节水改造、体制改革、提高用水效率)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海东地区灌区的用水效率和效益,优化了水资源配置;迅速增强了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灌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调动了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876-1.html

标签:农机 产区 麦收 再次 推迟 安徽 造成 持续

上一篇:暴雨影响安徽小麦主产区收割
下一篇:“三夏”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有效引导麦客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