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建蔬菜大棚助灾区生产
2010-06-21   来源:甘肃省农机局   

  6月下旬,甘肃将进入“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紧张的夏收、夏种、夏管已由东到西展开。目前,陇东平凉、庆阳两市的400多万亩冬小麦即将成熟,来自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宁夏等省区的3000多台联合收割机和省内的2000多台联合收割机将参加该省的跨区机收。

  今年,甘肃省小麦播种面积达1456万亩,可机械收获的面积613万亩。由于持续低温等异常气候时有发生,今年“三夏”农机抢收抢种作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面对这种新形势,各级农机 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协调工作。切实组织好跨区机收,统筹调配好各地的农业机械,适时出动,全力以赴,努力做到能机械收获的小麦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加强与各级公安、交通、石油、物价和气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向广大机手和农民发布天气、供求、价格、交通、路况等信息,促进农业机械供需有效对接,保障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一是组织协调到位。各级农机管理、监理、培训、技术推广等部门协同配合,已经培训联合收割机手、修理工5800多人,检修各类收获机械38000多台,确保了联合收割机等作业机械以最佳技术状态参加跨区作业。同时,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严格《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的发放管理,为全省2269台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发放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并组织他们出省参加了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和宁夏等省区的跨区机收作业,在省外机收小麦可达180多万亩以上,直接经济收入超过6000万元,经济效益显着。

  二是服务保障到位。跨区机收期间,全省农机部门将在麦收重点乡镇、交通枢纽和主要作业区设立跨区机收接待站200多个,为来自周边省区的近万名联合收割机手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停车住宿、机车维修、油料零配件供应及协调作业价格和作业费结算等多项服务。并组织部分农机配件企业出动夏收流动维修服务车,为广大联合收割机手解决机车维修保养的后顾之忧。与各级石油供应部门积极配合,对三夏作业的农业机械开辟“加油绿色通道”,及时提供“不限时、不限量、不脱销”的燃油供应服务。

  三是信息引导到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了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完善信息收集渠道和发布办法,不断丰富信息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引导机具合理流动,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加强与气象和通讯等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作业市场供求变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明白纸、信息卡和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机收信息服务,提高我省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服务水平。今年甘肃省农机局首次联合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省气象局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节目里开办农机跨区机收小麦专栏,一天三次报道主要麦收区天气状况,为农民和农机手提供天气状况信息服务,还将组织省上有关新闻媒体适时报道各地小麦机收进展情况。一些县区还印制了“跨区机收服务承诺”、“联合收割机机收路线图”和“跨区机收服务指南”,为广大作业机手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四是政策扶持到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规定,加快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实施进度,确保“三夏”作业机具及早发放到农机户手中,为跨区作业提供装备保障,并确保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早一天投入作业,早一天见到效益。到5月底,全省新增联合收割机150台,各种拖拉机1.44万台,配套作业机械4.36万台。

  五是规范监管到位。为使跨区机收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供需平衡,维护正常的作业市场秩序。一是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组建跨区作业服务队,统一签定作业合同,安排作业任务,保证机车的有序流动和安全转移。同时加强对“散机”的管理,将“散机”,纳入统一管理和统一编队。二是主动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对主要作业地区、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和监控管理,积极应对“三夏”期间可能出现的拦机截机、农机事故和油料供应紧张等突发事件,作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三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机作业安全管理和协调服务,规范跨区作业市场秩序,保障参加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安全转移,避免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生产秩序,推动“三夏”农机跨区机收小麦工作快速、高效、安全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740-1.html

标签:农机 生产 大棚 蔬菜

上一篇:岫岩“五项举措”实现设施农业跨越式发展
下一篇:西仓大棚西瓜鼓起农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