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大同的棚室区,一拨拨游客欢声笑语,一辆辆货车往来穿梭,随处可见新鲜的瓜果蔬菜,赏心悦目、令人垂涎。新建棚室的农民紧张忙碌……
66岁的张本臣是大同区大同镇民生村响当当的棚室蔬菜种植户。今年,张本臣家的棚室发展到9栋,其中6栋种植了西红柿,由于品种新、施用农家肥等因素,他家的西红柿品质好,受到消费者青睐,仅一茬西红柿就能收入五万多元。
“说实在的,我做梦都想不到会赚这么多钱。”张本臣憨厚地笑着。
记者在新建棚室施工现场看到,几百名工人正顶着炎炎夏日,紧张施工。“今年,我们又新建棚室4000栋,总量突破1.7万栋,使我区成为全省西部最大的棚室生产基地。”大同区农委主任孙耀波介绍说,目前已完成2868栋,其他的正在建设中。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大同一直在寻求解决土地相对贫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较差等问题。从2005年开始,该区投资4000多万元发展设施农业,棚室以每年数千栋速度递增。按照打造“龙江西部特色农业经济区”的发展定位,设施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正蓬勃兴起。去年,棚室总量达到13100栋,纯超过1.5亿元,加之带动作用,设施农业总收入接近两亿元。
在加快设施农业基础建设的同时,大同区还借此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截至目前,共建成“一场、两乡、三镇”7处景区和八井子观光农业园等35处景点,精心打造农业观光游产业,去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创收1500万元。
品牌效应是保持设施农业持久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大同区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对农产品进行高标准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真正做到有品牌、有商标、有档次,实现树形象、创名牌,引消费、促增收。目前,已经拥有“赛珠”提子、“田园”香瓜、“园来”蔬菜、“同蜜”西瓜等10几个品牌。产品走俏黑河、牡丹江、哈尔滨、沈阳等地市场,并成功打入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