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甘肃临夏大棚成了“摇钱树”
2010-06-24   来源:新华网   

  再有半个多月,卓资县梨花镇东壕赖村的大棚马铃薯就要上市了,村民们此时已是喜上心头。去年这个季节的大棚马铃薯就卖到了2.4元1公斤,今年早已经有蔬菜商来到村里出高价定货了。“马铃薯提前两个月上市,不愁卖不上好价钱。”村民们聚在一起异口同声地说。

  这几年,乌兰察布市的农民们不仅见识了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的威力,也尝到了大棚、温室带来的甜头。更为重要的是,“设施农业”的概念已经在农民们的头脑里深深扎下了根。

  十年九旱催生绿色梦想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旱情接连不断且愈演愈烈,干旱已经成为常态。据统计,乌兰察布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6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约为1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600多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向何处去?市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基本方略,增强抗灾避灾能力,走高效、节水、精准农业之路。

  设施农业投入高,农民难以负担,为此,乌兰察布市及各旗县不断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全市每年争取和筹措各类资金约2亿多元,用于对设施农业的补贴:购买大中型喷灌机补贴一半,软管微喷每亩补贴200元,旱作覆膜每亩补贴20元。设施蔬菜则采取“三三制”原则,即农户筹、银行贷、政府补三个渠道筹集资金,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680-1.html

标签:农机 摇钱树 大棚 甘肃

上一篇:化隆回族自治县高标准深冬蔬菜生产温室开建
下一篇:我国攻克油菜机收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