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 “三夏”小麦机收会战自6月1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启动以来,由南向北逐步推进,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的机收工作相继告捷。截至6月24日晚,全国已收获小麦3.14亿亩,超过小麦应收面积的92%;其中机收面积2.7亿亩,机收水平86.01%。西北、东北地区的3000多万亩春小麦将从7月初陆续开始收割。至此,全国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基本结束,历时24天。
受异常气候影响,各地小麦成熟时间较上年普遍推迟7~10天,且各小麦主产区集中成熟,农时紧迫,夏收夏种任务十分繁重。农业部提早安排部署,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地农机部门加强机具调度,突出一个“抢”字,全力以赴加快作业进度,实现了抢天夺时,抢收抢种,为夏粮颗粒归仓和秋粮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来看,今年“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机具投入多。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在全国18个省1190个小麦生产县(市)开展,作业规模比去年进一步扩大。“三夏”期间,主产省共投入14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抢收抢种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7万台,比去年增加3万台;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30万台,增加2万台。充足的收获机械为“三夏”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是作业进度快。针对6月中旬麦区雷雨天气频发的特点,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科学调度机械,抢晴天战阴雨,开足马力夜以继日投入抢收抢种作业。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数量最高达41.4万台,日机收小麦面积最高达2776万亩,连续5日突破2000万亩,连续11天超过1000万亩,都创下了我国麦收历史的新纪录。虽然今年我国大规模小麦收获起步晚,但后期进展快,历时24天结束,比上年减少4天,这为下茬作物播种赢得了宝贵农时,为秋粮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多部门协调作战。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对“三夏”麦收予以全力支持配合。气象部门加强天气监测预报,指导机手合理安排作业进度;公安交管部门加强路面管控,确保联合收割机安全转移;交通部门开通绿色通道,积极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石油石化的加油站积极储备和供应柴油,对作业机具实行优先加油和优惠供应的“双优”服务,并增加流动加油车,积极开展送油到田服务。新闻媒体派记者深入麦收一线,多角度、全方位报道麦收工作进展,为跨区机收营造了良好氛围。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为“三夏”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四是服务工作措施实。夏收之前,农业部发布了1190个县的小麦作业市场信息,组织了10多万机手通过进行市场供需对接,统一制发了36万张跨区作业证。农业部成立了“三夏”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为13万机手提供免费手机短信服务,日发送量50万条以上。夏收期间,农业部派出了11个督导组指导各地抢收抢种工作,韩长赋部长、危朝安副部长、张桃林副部长深入“三夏”生产一线考察工作,慰问机手。各地农机部门设立了2800多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对来往跨区作业队提供信息咨询、联系作业任务、后勤保障等服务。农机部门大力推广收获、整地、播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实现了成熟一亩,收获一亩,播种一亩,使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夏收之后,夏种随即开展。目前,全国共投入各类播种(栽插)机具370万台(套),完成机播玉米1.2亿亩,机插水稻98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