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机械科研制造 拟依法享税收优惠
2010-06-30   来源:人民日报   

  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蓝天白云下,麦浪翻滚。温家宝总理和农机手一起驾驶联合收割机,机仓里流淌出饱满金黄的麦粒,农民们欢快地装包起运。

  这是6月10日,河南省许昌县陈曹乡田野里的一幕。在“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温家宝总理深入主产区考察时强调,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目标至关重要。

  麦收进入尾声。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60亿斤,接近上年水平。其中,冬小麦产量2170亿斤以上,比上年略增。

  天道酬勤。又是一个丰收年,又闻“三夏”欢声扬。“复杂之年”,经济发展因素不定,气候情况极端无常,夏粮丰收为全年丰收赢得了主动,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持。

  面对复杂形势,中央出台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形成合力

  “今年气候反常,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收成,估计亩产在500公斤以上没问题!”麦收时节,河南省尉氏县小陈乡阮庄村的农民阮喜站在地头高兴地说。放眼望去,麦田里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麦香。“俺家的粮补4月初就拿到手了。今年还追加了喷农药叶面肥、防干热风、防倒伏、防病虫害的资金,乡亲们的干劲更足了!”

  今年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又经受了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特大干旱、北方冬麦区持续低温、东北地区罕见低温冰雪降雨天气等灾害的严峻考验,这些都给粮食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挑战。

  在连续6年增产、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的高起点上,怎样克服困难,稳定粮食生产,力争好收成?

  中央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粮。早在春耕生产开始之前,中央财政就将“四项补贴”共1153亿元预拨地方,同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在3月1日预拨100亿元的基础上,于6月底前拨付第二批补贴资金45亿元。

  从去年秋冬种起,国务院就及早研究出台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今年在加快落实中央已确定的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4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0.8亿元,对包括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玉米覆膜种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等一系列农业生产给予补助。

  总理过问“拔节肥”,粮食生产形势之严峻,其对全局意义之重大,政策出拳之果断,可见一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中央决策得当,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得力,稳定粮食生产形成合力,有力推动了抗灾害、保春耕、战“三夏”,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天道酬勤,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管理措施环环紧扣,赢得夏粮生产回旋空间

  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抓好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特殊重要意义,毫不松懈地抓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识。

  “今年的好收成可都是‘管’出来的。”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东后营乡村民高秀改说,去冬今春雨雪低温灾害,影响了小麦初期生长,但由于政府加大了引导帮扶力度,农技专家指导加强了田间管理,在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抽穗扬花、孕粒灌浆等各个关键环节,都有措施跟上,苗情转化非常好。

  面对严峻形势,农业部春耕之前多次动员部署,及时调整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路线,先后派出13个由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迅速掀起春季麦田管理热潮。

  河北省小麦苗情是近30年来最差的一年,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对三类苗麦田追肥给予补助;后期又紧急筹措1.0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各地搞好麦田后期管理。河南省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活动,1.4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分包4.8万个行政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安徽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对12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江苏省农委先后5次下派专家指导组,7次下发灾害预警信息,专门制定了在田作物春季田管意见。

  2010年的事实证明,尽管夏粮生长期长,回旋余地大,但好收成是等不来的,农业生产必须强化领导、强化服务。

  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主动转变赢得主动局面

  “往年担心的是麦苗旺长,今年天冷得苗子起不了身。”山东淄博市桓台县薛庙村农民张希祯春耕时忧心忡忡。今年小麦主产区遭遇20多年“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

  农业科技,困难之时显身手。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形式。农业部今年着力推行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科学防灾减灾等重大科技措施,为夏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全面开展小麦、水稻等50个主要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

  高产创建找到了粮食稳产高产的突破口。农业部粮棉油万亩高产示范片从2009年的2600个扩大到今年的7500个,其中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000个,比上年增加400个。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节,这些万亩示范片集中展示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有力带动了区域大面积平衡增产。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连续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国2009―2010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914亿元,使6300多万亩农田基本告别“靠天吃饭”。2010年我国将投资1457亿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52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34万亩。

  今年麦收推迟,农时偏紧,农机一马当先。麦收高峰期,全国日机收小麦面积连续5天超过2000万亩。据统计,今年“三夏”投入的联合收割机达到47万台,比上年增加3万台;小麦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6%。

  喜看“三夏”新事多。以前,农民兄弟一年忙到头,科技干部农忙时转转田头。现在,一季麦,农民兄弟忙几天,科技人员忙一年。山东兖州市农业局的同志说,支农项目多了,农技人员舞台大了,越忙越有劲!

  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农业生产潜力还会更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593-1.html

标签:农机 税收优惠 依法 制造 科研

上一篇: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近两千农户受益温室种植
下一篇:山东省人大到市县检查农机化法规贯彻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