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日一大早,王 农机合作社的51台收割机整装出发,正式开始了为期30天跨区作业大会战。在车队出发的前一天,社长牛文江就定下了今年“三夏”的作业目标:500万元。7月初,今年的跨区作业刚结束,牛文江自豪地向社员们通告:“我们做到了,30天赚了500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临猗县牛杜镇王 村农业机械迅猛增长,全村联合收割机已经突破百台大关。机具增多了,市场竞争压力也加大了。牛文江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在2008年联合本村8户农机户成立了王 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此,王 村农机户彻底告别了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到300多人,还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农机大院,2009年全村跨区作业收入达300万元。
有好政策,有大伙的齐心协力,难怪牛文江敢夸下500万元的海口。他说:“成立了合作社后,我们在河南就有了固定的客户。由于农机合作社技术过硬、作业标准高,有几个县的农民每年都会邀请我们去机收小麦。合作社有实力、有信誉,也就有了自己的‘地盘’。”
今年效益好,还得力于合作社的另一个“杀手锏”。今年6月6日,合作社正在新安县如火如荼进行机收,牛文江灵感闪现,一个电话把合作社的旋耕机和播种机调到了新安县。原来他不仅要赚收割的钱,还要把复播的钱也揽进合作社的腰包。前面是收割机机收小麦,后面是紧跟着翻地播种玉米,这种快捷的模式一下在当地传开了。方便了农民,也赢得了更多的业务,牛文江说:“合作社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各种机具都齐全了,技术也娴熟了,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
河南机收作业完毕,山西省南部小麦正好成熟。牛文江带领合作社97台联合收割机、50余台播种机又杀回了家乡。一鼓作气30天,他们已机收小麦10多万亩,机械复播玉米5万多亩,牛文江临行前许下的诺言终于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