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萌,一个1986年出生的北京女孩,目前已经是“北京营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兼董事长。昨日来自大兴区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该区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已有50多人。
“85后”承包大棚当董事长
金丝边眼镜、扎个马尾辫。今年24岁的何晓萌虽然表面看去仍未脱离学生气息,但她目前已经是一个手下有27名员工的“合作社”董事长。
2008年,何晓萌大专即将毕业时,就琢磨自己创业。在父母的帮助下,2008年11月,她成立了村里第一家农业合作社,承包了村里24个大棚来种植嫁接黄瓜。一年后,何晓萌净赚24万元。目前,她把大棚承包数量由24个增加到36个。
区政府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
据大兴区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该区长子营镇、榆垡镇、礼贤镇等都出现了大学生回乡创业事例。“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不仅使劳动力年轻化,而且会推动农业水平的提升。”大兴农委主任汪宝国说,政府出资送这些有潜力、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参加技术培训,还出资为他们每人修建一座温室大棚,免费使用。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首师大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所特邀顾问陈畅表示,一些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可以当成一种历练。
■对话
“创业开始挺难”
何晓萌称下一步打算为蔬菜申请绿色食品商标
新京报:大学学的什么专业?跟工作有关系吗?
何晓萌: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对我现在管理员工有一定帮助。
新京报:为什么创业?
何晓萌:现在就业形势本来就不是特别好,给别人打半天工,没挣多少钱,还受气。我同宿舍一个同学,一个月就800块工资,还要自己租房,吃喝下来,根本一点钱不剩。
新京报:你毕业开合作社,资金从哪儿来?
何晓萌:毕业时赶上国家支持政策,比如说我承包24个大棚,每个棚国家支持4000元,另外的资金是向银行贷款以及父母支持。
新京报:刚创业时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何晓萌:刚开始是挺难的,光跑一个项目就用了我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记得当时办手续时,要么不见人,要么人不见。一个手续办下来,一个星期也过去了。
新京报:今后有何打算?
何晓萌:现在正在申请绿色食品商标,这样蔬菜就可以进入超市了。